近日,厦门市民苏先生向媒体反映,他在网上通过一维修平台请维修师傅来家里修空调,却被检查出需要拆除吊顶才能修复,他又请厂家维修人员上门检测,发现只是一个配件坏了,更换后空调就恢复工作了。两位维修人员的检查结果为何会差别如此之大 ?
平台和厂家维修人员报价相差大
苏先生说,他家里安装的是全屋中央空调,上个月开始,他爱人觉得一楼其中一间屋子的空调不制冷,在网上看到某家庭维修平台的电话,就预约了师傅上门检查。师傅上门检查后给空调加氨,但苏先生发现空调依然不制冷,维修师傅再次对空调进行检测,称可能是空调一个电子阀门坏了,需要拿工具拆吊顶才能维修,费用在1000元左右。
“我和爱人觉得情况不对,支付了570余元加氨的费用后,就让维修师傅离开了。”苏先生告诉说,随后他联系空调厂家,找来另一位维修师傅进行检测,确认是空调的一个配件坏了,更换配件后空调就恢复了制冷,而更换配件的费用加上人工费只花了347元。苏先生说,这名维修师傅还告诉他,他家的空调是一个外机带动屋内四个内机的布局,如果空调是由于没氨导致不制冷,不会只是一个房间出现问题,而是全屋的空调都不制冷,可出故障时,他家的其他空调是可以正常制冷的。苏先生觉得自己受到欺骗,向家庭维修平台申请退款,但没过多久,当天上门的维修人员打来电话,还与他发生了言语冲突。
据了解,家庭维修平台相关负责人余女士表示,已为苏先生全额退款。“目前,我们已停止为该维修人员派发新的订单,下一步计划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合约。”余女士说。
可要求平台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北京盈科 (厦门)律师事务所律师许东认为,在本次维修纠纷中,维修师傅若非因不专业,而是基于欺诈的故意用虚假的维修理由骗苏先生支付维修款,使苏先生陷入错误认识并支付了相应款项,则满足消费欺诈的构成要件。基于提供服务的平台属于一家自营的家庭维修企业,其派出的维修师傅开展维修服务属于履行企业员工工作任务的职务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平台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退还相应的款项。若与平台协商沟通后得不到解决的,可以向消协反映情况,或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申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仲裁。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