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涨跌不一,沪指再创阶段新低,2800点在盘中失而复得。截至收盘,沪指跌0.29%,收报2802.98点,险守2800点;深证成指涨1.17%,收报8268.05点;创业板指涨1.26%,收报1556.32点。沪深两市成交额仅有5806亿元,较前一日大幅萎缩1250亿元。
行业板块涨多跌少,船舶制造、教育、电池、包装材料、能源金属、计算机设备、互联网服务板块涨幅居前,银行、保险、铁路公路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900只。电子烟概念股表现强势,集友股份、东峰集团、顺灏股份、小崧股份涨停。ST板块震荡走高,*ST景峰、*ST富润、*ST大药、ST高鸿等30余股涨停。华为概念股盘中活跃,天源迪科、拓维信息、深圳华强、科森科技等涨停。动力电池概念股一度拉升,南都电源、金银河、维科技术涨停。下跌方面,银行等高位红利股集体调整,中国广核跌超6%,农业银行跌超4%.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软件开发、家电行业、电池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软件开发净流入6.81亿元。
净流出方面,银行、电力行业、消费电子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银行净流出17.04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开源证券表示,苹果9月将举行新品发布会,或发布新一代iphone,与苹果AI的结合值得关注,Meta9月将举行Connect大会,并或于年底前发布全新AR智能眼镜。建议积极关注AI硬件终端新品发布,AI终端出货量的增长及多模态AI模型能力的持续突破,或驱动AI应用商业化空间打开,建议继续布局AI.中金公司表示,8月市场震荡走低,成交额及换手率下行,投资者交易情绪降至近年来的偏低水平。结构上,伴随着市场调整,成长主题轮动速度较快、持续性不强,创业板指数持续调整,部分业绩具备支撑的高股息板块维持相对收益,银行、高速公路等公司股价陆续创下历史新高后有所调整。展望后市,当前市场已具备较多偏底部特征,下行风险有限,投资者信心修复需要更多积极因素累积,后续重点关注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中信建投表示,经历数月回调之后,9月市场环境整体边际改善,主要原因包括:1.9月联储有望开启降息周期,流动性预期改善。2.中国扩内需政策有望加码,叠加“金九银十”旺季,经济预期有望企稳。3.中报季结束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边际改善。同时,整个过程预计是渐进式改善,市场预期波动层面可能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投资者需要在保持耐心的前提下,逐步伺机转向进攻。建议重点关注电子、非银金融、汽车、军工、家电、医药、互联网等。
国泰君安表示,股市中线行情的启动需看到预期层面积极的进展或估值调整出足够安全边际,也要看到短期的有利变化有望令股市低迷之际拉大投资者预期分歧,乐观者增加,推动股市震荡中展开修复性反弹,交易机会变多。短期反弹成长为先,中期红利仍有价值,建议关注港股弹性。2024年与2023年投资类似,即杠铃策略,不同之处在于确定性来源的减少,2024年杠铃策略是在蓝筹股的内部(红利龙头+科技龙头),同时由于持续上涨后策略波动性加大。股市中线行情仍需要等候挥杆的时机,但短期的有利变化有望令市场修复性地反弹与交易机会变多。
中信证券认为,步入9月,政策处于观察起效期,外部信号进一步明朗,价格信号拐点仍需等待;中报落地、红利预期转变以及市场流动性压力缓解,三大因素共同推动投资者极度悲观的情绪修复,风格阶段性趋于平衡;配置上,底仓红利,增配出海,成长加内需短期或有修复,增配仍需等待价格信号拐点。一方面,从三大信号的进展来看,内需提振政策在9月有望陆续推出,预计力度相对温和;美联储降息落地,美国大选形势更加明朗;价格信号暂时难现拐点,需累积更多积极因素彻底扭转预期。另一方面,从市场悲观情绪修复的驱动因素来看,A股中报季风险落地后暂时迎来业绩空窗期;汇金增持范围扩大以及央行对收益率曲线的干预下,看多红利的一致预期暂时被打破,风格将迎来阶段性平衡;外资流出节奏明显放缓,市场流动性环境有望改善。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