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就朝鲜国庆76…
·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8月份我国CPI继续…
·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共…
·助力“普宁豆干”出口…
·为什么要健全投资和融…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
·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用激情诠释体育精神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75年来我国经济实力…
·相关法律案看点前瞻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示…
·“百物”出海 讲好…
·警惕早教、健身等领域…
·表达祝福谢师恩
·门(急)诊诊疗信息登…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
·俄罗斯军队将参加中方…
·中国对原产于加拿大油…
·中国“针”功夫征服纳…
·俄军再下一城
·马斯克称两年内用“星…
·调查显示:韩国逾两成…
·台风“摩羯”在越南造…
·台风“摩羯”致越南一…
·尼日利亚油罐车爆炸致…
·挪威:金雕袭击幼儿被…
·如何运用议题式教学提…
·暑期文旅:新供给带来…
·岭南非遗 展现无穷魅…
·华侨城全力打造“中国…
·2024年广东文旅消…
·希望更多国内外游客深…
·湖南将办红色旅游文化…
·发布“燕平八径”文旅…
·家有“小心眼”,家长…
·母亲“掩护”我开学
·小线条大故事
·沪指跌逾1% 医疗…
·建设银行为客户提供家…
·首批中证A500ET…
·教以潜心育桃李 师以…
·榕华大道:从阡陌田埂…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家有“小心眼”,家长该怎么办?

时间:2024/9/10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能够理解并关心他人、学会宽容待人。林洁松 摄

  □记者 陈伟生 通讯员 孙映萍

  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家长吐槽自己的孩子“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爱较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理解别人”“自私,气量小,爱嫉妒”……面对孩子的这些“小心眼”性格和行为,家长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也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阻碍。

  对此,专业人士认为,要引导和帮助孩子纠正“小心眼”毛病,家长需要付出耐心和努力。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能够理解并关心他人、学会宽容待人;当孩子表现出宽容、合作或分享时,家长应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认可,肯定孩子的积极行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有效的沟通技巧,多鼓励孩子与他人合作与分享,培养孩子的宽容和团队精神。家长要帮助和引导孩子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孩子的“小心眼”的行为。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更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技巧,让孩子学会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导致孩子“小心眼”有六主因

  孩子为什么会“小心眼”呢?对此,揭阳市天蓝心理服务中心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洁婷分析认为,导致孩子“小心眼”有六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成员间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家庭成员斤斤计较、心胸狭隘,孩子就容易变成小心眼;如果家庭中存在过多的竞争、批评、忽视等,让孩子形成过度敏感、防御性强的心理,从而表现出“小心眼”的行为;如果家长经常把孩子与他人作比较或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都可能让孩子感到不安和焦虑,进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小心眼”;另外,溺爱的教育方法往往易形成子女任性、利己等性格行为,受点委屈便耿耿于怀、排斥异己了。

  二是情感表达不成熟。孩子尚未掌握成熟的情感表达方式,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也无法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小心眼”可能成为孩子表达不满、愤怒或不安的一种方式,如孩子在游戏中输给对方时可能会通过故意捣乱或拒绝合作来发泄情绪,表现出“小心眼”的行为。

  三是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或者受到恐吓、威胁等负面经历,就可能会形成不安全感,这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警惕和防备,用“小心眼”的行为来保护自己。

  四是社交技能不足。有些孩子可能没有掌握一些社交技能,导致在人际交往中频繁发生冲突和矛盾,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或避免进一步的冲突,这些孩子便可能会选择“小心眼”的行为来应对。

  五是认知的局限和偏差。孩子由于年龄小,认知发展尚未成熟,而且没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受认知局限及偏差的影响,有些孩子看问题较极端化,如过度关注负面信息而忽视正面信息、将他人的无意行为解读为恶意攻击等,当在某方面感到不足或受到挑战时就会以自我为中心,通过“小心眼”行为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安全感。

  六是过度的情感依赖。孩子过于依赖家长和他人的肯定和认可来维持自我价值感,会对他人的评价和行为产生过度反应,表现出“小心眼”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情感需求。例如,当家长或老师稍微批评或忽视孩子时,他可能会感到极度不安和沮丧,进而通过“小心眼”的行为来寻求关注和安慰。

  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开放、宽容和积极的心态

  面对孩子的“小心眼”行为,家长该怎么办呢?对此,陈洁婷给出了建议。

  一、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要引导和帮助孩子纠正“小心眼”毛病,家长需要付出耐心和努力。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孩子有“小心眼”行为时,家长不要急着批评、责骂,也不要给孩子乱贴上“自私、小心眼、心胸狭隘”的标签,而是要有耐心和爱心,理解、接纳孩子,并明确告诉孩子为什么“小心眼”是不对的,及时纠正“小心眼”行为。

  二、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是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孩子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并关心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当孩子能够理解并关心他人的处境时,自然会减少“小心眼”的行为;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宽容的故事,让孩子学会去接纳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开放、宽容和积极的心态,从而纠正“小心眼”毛病。

  三、肯定孩子的积极行为。家长要鼓励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兴趣,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认同,通过反思和自我评估的活动,如日记写作、角色扮演等,孩子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从而减少因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而产生的“小心眼”行为;当孩子表现出宽容、合作或分享等积极行为时,家长应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认可,肯定孩子的积极行为,让孩子更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这些品质。

  四、家长应设定合理的期望。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能力设定合理的期望,这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减少因挫败感而产生的“小心眼”行为;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为自己确立一个积极的目标,把眼光放远一些,孩子遇到事情也不会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了。

  五、鼓励合作与分享。家长要教会孩子有效的沟通技巧,让孩子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以及如何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家长可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孩子可以学习如何在冲突中保持冷静、理智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并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创造机会让孩子与他人分享、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体谅他人,并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友谊、拓展人际关系,培养孩子的宽容、谦让的好品德;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家庭亲子活动,鼓励孩子与他人合作与分享,让孩子从中学会珍惜和尊重他人,体验到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和成就感。

  六、教会孩子管理情绪。家长要帮助和引导孩子正确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学会平静思考和理性分析问题,以及采用健康的方式来处理负面情绪,如通过深呼吸、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感。当孩子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减少“小心眼”的行为。

  七、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让孩子学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家长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引导孩子在面对冲突和问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让孩子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方式处理,减少因冲动而产生的“小心眼”行为;知识的局限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充实知识、拓宽兴趣,志存高远,眼界就会更加开阔,从而走出“小我”并逐步克服小心眼的毛病,走上健康、积极的成长道路。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