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浩钦 郑乔慧 特约记者 罗凯瀚
9日,普宁市举行教育高质量发展暨第40个教师节庆祝大会,总结普宁市教育发展成果,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该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奋进姿态积极投身教育强市建设。
普宁素有崇文重教、尊师厚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普宁市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施公办学位扩容提质、师资队伍建设提质、基础教育改革提质三大行动,以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揭阳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和普宁市“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朝着将普宁教育打造成粤东地区有地位、有影响、有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标杆目标,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教育名城,全面推进普宁教育高质量发展。
回看成绩——
教育教学实现量质双升
普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出台《普宁市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普宁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推动该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三年来,普宁市财政累计投入100亿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完成178个教育项目、80多所新(改)建学校建设,新增近2.5万个公办优质学位,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其中增加完成学前教育学位5310个、义务教育学位17210个,高中学位2000个,学位完成率106.9%.
与此同时,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整合“麻雀学校”18所,组建8个教育集团、2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引导规范民办学校发展,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主城区热门公办学校、幼儿园和32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电脑招生随机派位。关爱特殊学生群体,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毛入学率达到97.33%.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近10万学生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普宁市始终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创新实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程,三年来认定骨干教师986名,招聘引进教师1700名,完善校(园)长选拔任用制度,提拔交流校长182名。稳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涵养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成立普宁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得到社会各界踊跃支持,首批募集善款超过2.5亿元,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普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普宁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辛勤耕耘、努力奋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关心关注,普宁教育收获累累硕果:中高考连创佳绩,高考特控线、本科线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职业教育取得突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近三年培养实用人才1.4万人,就业率达98.1%,普宁职校众创空间通过省认定,中博、黄埔职校被认定为省新一轮重点中职学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普宁市代表队在揭阳市第八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学生运动会位列奖牌榜第二并打破田径赛多项记录,英歌进校园取得长足进步,南山小学少年英歌队荣登中央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六一”晚会《致未来》舞台。
锚定目标——
走好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之路
立足当下,征途漫漫。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普宁奋进“百千万”、全力“创百强”的关键一年。普宁市提出,要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聚焦把普宁教育打造成粤东地区有地位、有影响、有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标杆这一目标,谋深谋细谋实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走好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路。
突出教育优先,让教育资源更加充足。普宁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精力发展和振兴教育事业。各地各职能部门要当好“后勤部长”,旗帜鲜明地支持教育、理解教育、关心教育、帮助教育。
突出改革开路,让教育动力更加充盈。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科学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城乡教育共同体改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统筹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健全师资流动激励保障机制,推进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用真金白银、真招实举让班主任、一线教师得实惠有奔头。
突出教育公平,让教育事业更加普惠。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不断促进办学条件、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等全面发展。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强化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受教育保障措施,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突出立德树人,让教育质量更加夯实。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加强“大思政课”“思政名师”建设,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绿美校园创建,推动英歌等非遗入校园,让学校成为有灵魂、有美景、有品位的育人场所。
突出师风师德,让教育队伍更加强大。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广大教师要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发挥“三名”工程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三名”工作室和队伍建设。要严查教育领域违纪违法问题,还普宁教育朗朗乾坤。
往昔风华映长空,今朝扬帆破浪中。放眼未来,普宁将以“破浪向前”的奋斗姿态,朝着“粤东教育标杆”的目标阔步迈进,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普宁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