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
·揭阳市区正式融入大湾…
·聚焦新质生产力 打…
·肩负重任奔赴军营 热…
·110道文旅体大餐等…
·推进延迟退休改革要吃…
·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
·关于对S13揭惠高速…
·中秋专版
·在书画中感受中秋情怀
·“玉兔”呈祥
·来稿选登
·制墨演变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制墨演变

时间:2024/9/15

〔清〕胡开文制大富贵亦寿考五色墨

  自文字开始,文房四宝就一直不断进化,历来古墨制法一直在完善、革新,古墨历史可追溯到最初用粉末状墨,西汉初开始把墨制微小颗粒状,使用时要用研石把这种墨压在砚上研磨。三国时制墨的技术更加精进,人们已经掌握和胶的方法,所以三国时期的皇象《论墨》已有“多胶黝黑”之说。当时制墨的专家,曹魏有韦诞,晋有张金,他们都以善于制墨而出名。

  唐代对于制墨特别注重,还设官置厂专门从事造墨。祖敏制造的墨之所以很好,是因为采用鹿角胶煎膏和成,也就是采取朝鲜的制墨方法。到了南唐时候,李廷硅父子世代都是墨官,对制墨技术更加求精,所制的墨也美妙适用。当时的墨是集大成时期,但也只有松烟制的墨,到了宋代才有油烟墨。

  自从李延硅父子成名以后,文人学士对于制墨产生兴趣,从此因制墨而出名的人相继面出。尤其在宋代,中国文化事业极度发达,也能准确鉴辨墨的质量。由于好的墨能出售一个好价格,因此制墨的人日益求精,墨的精妙程度也达到登峰造极。

  当时墨不只是用于书写,甚至有人收藏佳墨当成是清玩。如僧德洪题跋说:“司马君实无所嗜好,独蓄墨数百两,好之成癖。”北宋熙宁、元丰年间张遇供应御墨,用油烟人脑麝、金箔,称作龙香剂。北宋期间潘谷墨著称于一时,以后,蜀中蒲大韶、梁呆、徐伯常及雪斋、齐峰、叶茂实、翁彦卿等人,都以制墨名扬于世。

  宋代的墨已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宋人名迹能流传到今天,名墨功不可没。到了明代,墨的取材配制方面都有进步,以前所制的墨大多是漆烟或黍烟着松、煤做成,此时则改用兰烟,墨色黑润,气味馨香。

  清代康熙、乾隆帝都擅长书法,对于制墨也特别注重。民国以后,钢笔作为书写工具,制墨日渐式微,有数百年传统的著名墨商也相继改行。

  彩墨,即绘画的颜料。虽将它制成墨的形状,实际是彩色的,而不是墨色的。古人作画最初用水墨,唐时开始使用青绿色,颜料都是自然的植物色或矿物色,其种类非常简单。唐、宋以后,虽然颜色、种类稍有增加,但是也没有新奇的品种,只是色彩调配的方法比以前进步。明朝初期国力强盛,声威远震海外,外国连续进贡他们的特产,因此颜料也有特殊的奇品,如阿拉伯的番硇砂、马来西亚的紫砂石、东南亚文莱的紫胭脂石等,都传到中国境内。  艺 辑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