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每逢佳节胖三斤”的经历。传统佳节,亲友聚会增多,外出餐饮频繁,如何在过好节日的同时保持健康体重呢?“在春节期间进食总量和种类增多,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说,虽然过节可以多吃一点,但不提倡暴饮暴食。如果某一餐确实吃多了,也不必太过纠结,下一餐少吃一点,加大运动量就平衡回来了。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持续增长,保持健康体重不仅是人们在逢年过节关注的问题,也是日常健康管理的关键。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多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旨在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的显著提升,建立广泛的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并改善部分人群的体重异常状况。
当前,身体质量指数(BMI)被认为是体重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路瑛丽提醒,BMI关注的是体重和身高的比例,即使BMI正常,但如果体脂超标、肌肉减少,也不符合健康体重的要求;而如果BMI稍高,但体脂正常,说明增加的是肌肉,体重也是健康的。
对于多次减重却总是失败的人群,路瑛丽分析,减不下来可能是由于膳食不合理、运动不科学、睡眠不充足等。体重反弹可能是因为减重后不能持续控制饮食和运动量。所以,减重面临的困难就是要克服固有的不良习惯,建立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心理平衡等。
“体重管理年”活动宣传大使、女子艺术体操奥运冠军黄张嘉洋呼吁公众认识和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在训练方面,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减脂、增肌或者提高某一项运动技能等,然后根据目标形成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黄张嘉洋说,计划应包括每天的训练时长、训练强度以及训练内容,持之以恒地坚持运动,将能很好地控制体重。
“减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计划,避免急于求成。”路瑛丽说,适度调整运动计划,尝试不同运动方式或多种运动方式的组合,寻求心理、营养、运动等方面的专业帮助,有利于度过瓶颈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说,建议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参与体重管理,家庭成员的互相提示、监督和鼓励是坚持做好体重管理重要的动力来源,也能有效预防家庭聚集性肥胖。张佳星
相关链接
春节期间这样吃才健康
中国人的春节,总是和吃撇不开关系,但是在觥筹交错、美食纷呈之下,可能也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唐旭东分享了春节期间的饮食宜忌。
一是七八成饱为宜。唐旭东说,春节期间,美食佳肴极为丰富,再加上各种干果、巧克力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零食,不留神就会吃多,所以建议要减少饮食的摄入量,“饭吃七八成饱,老来肠胃好”。
二是注意“合理膳食”。减少大鱼大肉,尽量采用蒸、煮、炖的烹调方式,减少油和盐的摄入。每餐保证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唐旭东推荐清蒸鱼、水煮虾,味道鲜美,容易消化,辅以芹菜、白菜、菠菜等蔬菜,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春节期间我们要做好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的搭配,合理膳食。”
第三,要减少饮酒量。唐旭东说,饮酒加饱餐容易诱发胃肠道疾病,不妨以茶代酒,或选择低度的果酒,尽量避免饮用高度的烈酒。同时,饮酒要慢,边吃边喝,饮酒后喝一些蜂蜜水、茶水,有助于解酒,也有助于缓解宿醉的症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绝对不能饮酒。
第四,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春节期间熬夜守岁、早晨赖床、走亲访友,都可能打乱原有的进餐节律,影响消化功能。唐旭东说,在节日期间保持进餐节律非常重要,“如果打乱了进餐时间,就会扰乱胃肠道正常的生理节律,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嗳气、烧心等症状。”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