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为纸,凿出图像、刻出文字,原本不起眼的石头便有了生命与灵性。它们散布于山林幽谷或寻常巷陌,成为一方水土生动的人文景致。
今年春节前夕,由榕城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榕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联合举办的“乐石吉金——揭阳古城金石拓片展”在榕城区博物馆拉开帷幕。有别于常见的书画展,这个主题展显得新鲜稀奇,引发了人们对于古城金石的关注。据了解,该展的拓片展品出自《乐石吉金——揭阳古城金石辑录》。那么,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乐石吉金——揭阳古城金石辑录》。
□记者 蔡烨华
辑录成书 传承古城千年文脉
“乐石吉金——揭阳古城金石拓片展”展出了30多幅揭阳古城的金石拓片,这些作品拓工精细、题跋精妙,平日里难得一见,其中包括明代翁万达“万里长城”坊残额、明代杨芷揭阳学宫“太和元气”题字、明崇祯年间“潜雷石”题刻、清同治年间丁日昌“揭阳县试舍讲堂记”题刻等,内容涵盖家族、宗族、庙宇祭祀、官府断案和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金石拓片蕴含着珍贵的历史信息,见证了揭阳古城的兴衰更替,记录了古人的智慧与才情,让人们在参观欣赏之余,感受到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更了解到揭阳古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
据了解,这个展览的拓片展品选自于2025年春节前出版的《乐石吉金——揭阳古城金石辑录》(以下简称《《乐石吉金》)一书拓片。“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是采用碑刻传拓和文献辑录相结合的方式,对古城现存的碑刻摩崖和过往碑刻文献进行一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整理。可以说本书是榕城区乃至揭阳第一本有关本地金石的书籍。”《揭阳古城研究丛书》副主编孙杜平告诉记者,《乐石吉金》所收录的金石碑刻,范围主要集中在揭阳古城内,也包括古城周边地区的部分碑刻摩崖。除了挖掘遗存至今的古碑刻,还搜辑碑石已经被时光吞噬,而文字还侥幸存留在文献中的各种碑铭。这些石刻、文献,时间跨度逾900年,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晚明以来的近400年间,内容涉及宗族、家族、庙宇、祭祀等,把古城过往的社会生活鲜活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乐石吉金》一书,上篇“金石留真”,收录113种金石拓片,上至南朝,下迄民国时期,种类包括墓砖、题刻、碑铭、坊额、柱联、墓志等,并附拓片释文。下篇“文献征存”,收录存征于历史文献中的71种碑刻记文,上至南宋,下迄民国时期,辑录自崇祯《揭阳县志》、雍正《揭阳县志》、乾隆《揭阳县志》、光绪《揭阳县续志》和文集、族谱、拓本等文献。该书展现了揭阳古城金石碑刻的整体面貌,对促进金石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传承揭阳古城的千年文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示传播 激发公众保护意识
《乐石吉金》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榕城区人大常委会历时6年多开展的有关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专题调研活动圆满收官,也成为专题调研的成果之一。据了解,榕城区人大常委会于2018年3月开启揭阳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专题调研活动,2020年更是邀请专业团队介入,对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地毯式”的调查和系统化的梳理,先后推动了古城保护立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四片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理信息调查和保护规划编制,挖掘出一批珍贵的古建筑遗存,还原了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形态,并最终凝结成一套沉甸甸的《揭阳古城研究丛书》,为揭阳古城保育活化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和决策参考,也为揭阳留下一套足以世代传承、存史资政的地方文献。
孙杜平介绍,《乐石吉金》一书是《揭阳古城研究丛书》中最后出版的,也是成书时间最长的,因为文稿历经推倒重来,历史考证反复推敲论证,文字不断雕琢斧削,采用相片捐旧重新等。他介绍,专家团队在2020年参与古城专项调研以来,就开始留意散布在古城内各个角落的碑刻。起初,他们打算从中拓取一些较有价值的碑刻,用作《环城榕色——揭阳古城文化时空》一书中某些文史考证辅助与图片资料补充。但当看到不少古代碑刻被人为破坏,随处委弃,比如礼部尚书黄奇遇的《林氏八房祠堂记》被用作学宫棂星门前的栏杆石,著名的“戊辰四俊”坊和“宫傅尚书”坊匾石被用来覆盖水沟,令人倍感惋惜与痛心。2023年,榕城区区人大常委会决议,对古城现存的碑刻摩崖和过往碑刻文献进行一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整理。此后数年间,团队对古城内现存的碑刻以及周边部分重要的碑刻摩崖进行较专业、较全面的捶拓收集,对历史上的碑刻文献也进行辑录,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存档”。专家们还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拓片、文献进行释读、辑录。
孙杜平介绍,古人有“金石证史”的说法,清代民国时期,金石学问更是当时的显学。无论是治史治文,研究文字、研究书法、研究民俗,都离不开、绕不过它。孙杜平相信,《乐石吉金》一书,不仅“打捞”起那些散布于各处、沉寂于时光中的珍贵文化遗产,更将在促进揭阳古城历史文化研究、推动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编印成书、举办展览,让一个已经终结的调研活动,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从调研梳理到传播展示,我们相信,揭阳古城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将通过更多的渠道,为更多的人所关注和认识,并激发公众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信。近年来,正是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古城的保护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保育活化效益日渐凸显,影响力和关注度不断提高,重焕光彩的揭阳古城成为越来越圈粉的“宝藏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