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人体自身的气道变狭窄或阻塞,呼吸时气流受限不通畅,让人长期呼吸困难的气道疾病。患者常有咳嗽、咳痰、胸闷,活动时气喘、气促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见原因是长期接触香烟、烟雾、空气污染,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时,呼吸道受刺激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症状明显者多为老年人。对于有慢性咳嗽或咳痰,日常活动自觉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反复呼吸道感染史者,和(或)有吸烟史、有环境职业污染及生物燃料接触等因素的老年人应予以重视,及时就医。通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能有效控制,延缓病情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戒烟戒酒是关键 吸烟患者应积极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对气管、口腔、肺部均有伤害。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并限制酒精摄入,避免降低血液循环与含氧量,增加感染风险,引发炎症反应。
作息饮食 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加强营养,饮食均衡,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如猕猴桃、苹果等,同时避免过于油腻、辛辣食物,如火锅、毛血旺、辣椒,以免刺激呼吸道。
保持大便通畅 慢阻肺因为呼吸道炎症反应加剧了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此时便秘会加重,如用力排便会出现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急性呼吸衰竭。
适当锻炼 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也可通过做呼吸操、深慢腹式呼吸进行锻炼。但需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肺部负担。
注意保暖 天气寒冷时,如有外出要注意保暖,可使用围巾或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孙志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