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妹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以及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重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迎来了深刻变革。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所拓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在此背景下,如何设计出既符合政策导向,又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单元作业,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深入探讨五年级语文单元作业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形式,增趣促学
五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量这些特点,突破传统作业形式的桎梏。以“民间故事”单元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民间故事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舞台表演。在改编环节,学生需要深入剖析故事内容、把握人物性格,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情节进行合理创新;在表演时,他们要精准拿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更深化了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理解。
制作手抄报同样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手抄报内容可涵盖民间故事的简介、寓意、主要人物介绍以及个人感悟等。通过收集资料、设计版面、书写文字等环节,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均能得到有效锻炼。从故事的解读与改编,到手抄报的制作展示,学生得以逐步深入地感受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
二、理念更新,实践赋能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作业设计应积极融入新理念与新技术手段。在“家国情怀”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希沃白板的交互功能,设计趣味性课堂互动作业。例如,围绕《古诗三首》《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等课文制作互动课件,设置填空、选择、连线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推行“作业自助餐”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作业选择。学生可依据自身兴趣与能力,自由选择以下作业:创作“家国情怀”主题诗歌;制作关于革命先烈事迹的电子小报;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创作绘画作品并进行讲解等。该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 “致敬英雄”活动,鼓励学生为英雄模范人物制作贺卡以表敬意;组织学生参与“爱国行动从我做起”实践活动,如进行环保宣传、关爱孤寡老人等,并记录活动过程与内心感受。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社会责任感得到显著增强。
三、素养落地,长程综合
依据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设计长周期、综合性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异域风情”单元为例,可开展“异域风情探索之旅”长程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威尼斯、荷兰、埃及等感兴趣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办“魅力异域”展示会,创设单元大任务,并设置多个子任务。如 “异域文化知识竞赛”,旨在考查学生对单元中异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异域风情手抄报展览”,学生通过手抄报展示自己对异域风情的理解与感受;“异域风光摄影作品分享”,鼓励学生收集或拍摄异域风光照片并进行介绍;“异域特色美食制作与品尝”,学生尝试制作异域特色美食,并在展示会上与同学分享。
学生参与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语文知识与技能得到提升,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实现了全面发展,达成了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
综上所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单元作业设计需紧密围绕“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要求,从形式、难度、理念和素养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创新。通过多样化、趣味性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入新技术和新观念提升作业的吸引力与实效性,设计长周期、综合性作业落实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应持续探索与完善作业设计,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培养出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