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
·合力推进汕潮揭都市圈…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涓涓善流汇成河 拳…
·船舶吨税办理实现全程…
·预计到发旅客超55万…
·需注意防御局地强对流…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
·守护劳动者健康,多部…
·落实落细重点任务 保…
·紧盯“百千万工程”重…
·税阅同行 法惠万家
·丰富职工业余文体生活
·聚焦“确定性”,中国…
·“蓝鲸号”高速可潜无…
·广州“高铁进城”建设…
·外交部重申中美未就关…
·欢迎更多外国朋友“五…
·“五一”假期预计日均…
·前期全国大部晴好 后…
·我国新核准5个核电项…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
·“自己生病却让别人吃…
·特朗普执政百日 支持…
·累计发送旅客900万…
·“双减” 政策下小学…
·朝鲜证实出兵俄罗斯协…
·2024年全球军费开…
·美军空袭也门一拘留中…
·“五一”游揭阳 精…
·“五一”旅游市场热度…
·民航业周密做好假期保…
·“知音湖北 旅游消费…
·让游客一程多站、玩转…
·成都文旅推介活动走进…
·“五一”假期将推出1…
·孩子不愿社交,家长该…
·成长的味道
·神奇的指绘小鸟
·逾4100只股下跌 …
·震荡市寻求避险资产 …
·增量资金加快进场私募…
·弘扬五四精神 凝聚…
·助力普宁教育高质量发…
·举办第三届校园文化节
·引导学生自信迎考积极…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
·《小狗钱钱》
·最美大课间 活力青少…
·周易:民国首任且唯一…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孩子不愿社交,家长该怎么办?
专业人士认为,理解与情感支持是关键,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和增强其自信心至关重要

时间:2025/4/29

 

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让孩子学会在社交场合愉快玩耍和交流,帮助他们结识新朋友,之后逐渐放手,培养其自主社交能力。 林洁松 摄

  □记者 陈伟生 通讯员 何 琳

  “家里来亲戚或陌生人时,孩子就会变得沉默寡言,甚至躲在房间里不敢出门”“同学们玩得正欢,孩子却独自在座位上发呆”“孩子只与熟悉的人交往或选择独处”……一些孩子表现出不愿参与社交活动的情况,让家长们既担忧又困惑。

  对此,专业人士认为,孩子不愿社交是一个需要家长关注与引导的问题,家长要多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多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分析问题原因,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性格特点并给予理解和情感支持,更要教给孩子社交技巧和方法,培养其社交能力,并多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正确引导孩子参与其中并学会正确、积极的社交行为;家长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发现自身优点和长处、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和肯定鼓励等,增强孩子社交自信心;同时,家长还要营造温馨和谐、安全舒适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示范和引导,从而帮助孩子克服社交障碍、健康成长。

  孩子不愿社交有六主因

  汕头市乐见田心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洁婷分析指出,孩子不愿社交,与孩子的性格、心理和家庭氛围等六个方面主要原因有关。

  一是性格内向。每个孩子性格各异,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内向。他们通常较为安静、害羞且喜欢独处,在新环境或者面对陌生人时会感到不自在。这类孩子并非完全排斥社交,只是需要更多时间适应、建立信任。

  二是缺乏自信。若孩子在过往社交中遭遇挫折,如被嘲笑、排斥等负面经历,可能会变得缺乏自信,进而恐惧社交。例如,孩子主动与同学交流却未得到积极回应,就可能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愿再次主动社交。

  三是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社交意愿影响深远。若家庭氛围紧张,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对社交产生抵触情绪。此外,家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会限制孩子独立探索社交的机会,导致他们不敢或不愿主动与人交往。

  四是社交技能不足。孩子可能因缺乏必要社交技能而不愿社交,如不擅长表达、不知如何开启话题、不懂分享或理解他人感受等。这些技能的缺失会让他们在社交场合不知所措,从而选择回避。

  五是偏好虚拟世界。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更多接触虚拟世界的机会,如玩电子游戏、浏览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能带来即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可能使部分孩子对现实的社交失去兴趣。例如,沉迷在线游戏的孩子可能更倾向于与虚拟角色互动,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六是自我怀疑。有些孩子对自身形象(如外貌、身材)或某些特质感到不满意,害怕被比较或否定。这种自我怀疑让其在社交时缺乏自信,导致其回避社交。例如,觉得自己皮肤黑或牙齿不整齐的孩子,与他人见面时可能会不自在,不敢主动交流。

  六建议助孩子克服不愿社交障碍

  孩子不愿社交,家长该怎么办呢?对此,陈洁婷给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营造和谐家庭环境。家长要营造温馨和谐、安全舒适的家庭氛围,减少矛盾冲突,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温暖,这是孩子勇敢走出去的基础。孩子不愿意社交时,家长不要强迫孩子改变,要给予充分的关爱、尊重和自由,给予其安全感,这是让孩子变得阳光开朗的法宝。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展示积极的社交行为,给孩子做好示范(如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与孩子分享有趣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激发孩子对社交的兴趣。

  二、倾听孩子感受,接纳其性格特点。家长要多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多与孩子沟通,如每天安排专门的 “谈心时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建立开放对话环境,增加情感支持;沟通时,家长要认真倾听,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当孩子表达对社交的恐惧或不满时,家长要首先表示理解,然后再共同分析问题并积极应对。此外,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性格特点,保持耐心,避免过度焦虑,不要强迫孩子参加不喜欢的社交活动,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适应新环境和新朋友。当孩子表现出不愿意社交时,家长要给予理解和情感支持,这是帮助孩子克服社交障碍的关键,并告诉孩子“无论你是什么样,我们都爱你”,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有助于孩子敞开心扉。

  三、增强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克服社交障碍,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至关重要。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及时肯定孩子的表现,增强其自信心。例如,孩子绘画方面表现出色时,家长可以说 “你画得真棒,创意总是这么独特”;当孩子在社交方面有所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参与社交的动力;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设定小目标并鼓励其完成,当孩子达成目标,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这种积极情绪会延伸到社交领域,让孩子更有勇气与人交往。此外,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让孩子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找到自信。

  四、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教给孩子基本的社交礼仪、技巧和方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对帮助孩子克服社交障碍至关重要。如礼貌打招呼、倾听他人说话、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等;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练习,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社交技巧。当孩子在社交中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当孩子不知如何回应他人邀请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一些合适的回答方式,并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当孩子某次社交活动结束后,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如问孩子“你觉得这次和小伙伴们玩得开心吗”“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反思,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提高孩子社交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将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这不仅能整理思路,还能见证成长,看到自己在社交方面的进步。

  五、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鼓励孩子与家人、熟悉的朋友互动,如邀请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玩,让孩子在熟悉环境中适应社交;聚会前,家长和孩子一起准备小零食、布置房间,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活动的一分子,有责任为小伙伴们提供良好体验;聚会过程中,鼓励孩子积极互动,但不要强迫孩子成为焦点,家长也可参与引导,让孩子学会在社交场合愉快玩耍和交流。此外,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兴趣小组或社团等集体活动,逐步积累社交经验。在这些团体活动中,孩子因共同兴趣爱好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而融入集体。初次参加时,家长可以陪孩子参加,帮助他们结识新朋友,之后逐渐放手,培养其自主社交能力。

  六、正确引导孩子。当孩子在社交中受挫时,家长要及时安慰和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社交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和不被理解。家长应帮助孩子走出困境,鼓励其继续尝试。同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沟通、善待他人、与人分享和遵守社交规则等积极行为。此外,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社交观念,学会辨别真正的友谊,鼓励他们与积极向上、善良友好的同龄人交往,远离有不良行为习惯的朋友。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