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北上广等7省份进出口…
·美方想谈就应拿出谈的…
·双轮驱动助推县域经济…
·徜徉知识海洋 静享…
·300人“起跳”拼速…
·33支队伍同场竞技展…
·凝聚青春力量助力“百…
·折翅天使在自强路上重…
·绘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
·真抓实干,推动“百千…
·多措并举确保旅客安全…
·为孩子们开启税收知识…
·激活乡村振兴“艺术基…
·以警示筑基 为“青”…
·“五一”假期游 越…
·新科技新产品助旧房改…
·国补政策催化居民家庭…
·开放多元的特色住宅
·普通家庭装修客厅记住…
·九种创意方案,打造空…
·空调一级能效和五级能…
·从早市提一篮烟火回家
·瑜伽垫上的“母女”情
·学会做减法,是人生一…
·外婆的黄桷兰
·紫楝花影里的童年回响
·人间有味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惠来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绿色农业”
双轮驱动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5/3

□记者 林志鹏  胡旭莹

  阶段来,惠来县依托海洋资源与农业优势,聚焦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同步推进鲍鱼、隆江猪脚预制菜深加工及凤梨特色产业发展,形成“蓝色经济+绿色农业”双轮驱动格局。目前,惠来县海洋牧场规划产值超百亿元,鲍鱼产业年产值达23亿元,隆江猪脚与凤梨品牌价值持续攀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海洋牧场建设领航蓝色粮仓

  在南海壮阔的版图上,惠来县正以科技创新重塑传统渔业版图——从抗台风深海网箱到智能养殖平台,从种业创新到全产业链融合,年产值超百亿元的“蓝色粮仓”正在崛起,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树立新标杆。2023年,随着《揭阳(惠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蓝图展开,153平方公里的蔚蓝画布上正演绎着现代版“耕海牧渔”,四大养殖区宛如明珠串联,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国家电投重型网箱、“惠鲍1号”智能平台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其中抗17级台风的重型网箱可年产高体鰤715吨,产值约6864万元;投资14亿元的蓝水海工装备基地已交付多型网箱,为深海养殖提供硬核支撑。

  同时,惠来县联合高校攻关种业技术,“皇金鲍”苗种年产量超10亿粒,占国内鲍鱼苗市场40%以上的份额。未来,惠来县将深化“海洋能源+养殖+加工+旅游”全链融合,打造区域海洋经济新高地。

  预制菜产业激活传统优势

  现今,预制菜产业正成为连接传统美味与现代消费的黄金纽带。在预制菜产业变革浪潮中,惠来县依托其作为广东省最大鲍鱼产区和隆江猪脚发源地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两大特色食材的预制菜深加工转型升级。目前,惠来县鲍鱼产业建成6家加工厂,开发罐头、佛跳墙等20余种产品,年产值可达23亿元,海源达、宏大等企业年加工量超千吨,产品畅销全国;惠来鲍鱼产业通过“12221”市场体系建设、地理标志认证等举措,延伸冷链物流、电商销售链条,形成“育种-加工-品牌-市场”一体化格局。同时,隆江猪脚借力“粤菜师傅”工程焕发新生,制定标准化工艺,培育了“韩御史”“双发隆江猪脚”等品牌,年加工量500吨、产值超千万元,实现从街头小吃到预制名菜的跨越。

  凤梨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在惠来,6.1万亩凤梨田连绵成金色的海洋,年产值6.8亿元的凤梨正书写着现代农业的传奇。在惠来县广东壹加捌现代高新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的凤梨产业园里,“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附近1.5万农户种植,户均增收2万元的“甜蜜账单”让乡村振兴触手可及。此外,惠来凤梨产业通过品牌建设和全产业链升级,实现了从传统农产品到高附加值商品的跨越式发展——2020年,惠来凤梨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2021年,惠来凤梨产业园入选首批省级特色产业园。在品牌价值持续提升的同时,惠来凤梨产业构建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让这颗“黄金果”完成了从初级农产品到高附加值商品的惊艳转身,不仅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的经济动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波涛汹涌的深海网箱到香气四溢的预制菜车间,从连绵起伏的凤梨田园到车水马龙的电商物流中心,惠来县正以创新之笔描绘着一幅“向海图强、以农富民”的发展画卷。随着海洋牧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特色农业品牌的持续提升,惠来县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将更加澎湃,乡村振兴的底色将愈发鲜亮,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正加速崛起。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