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宁市交通主干道联镇带村成片风貌带及主干道整治提升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中。郑楚藩 摄
本报讯(记者 高浩钦 郑乔慧 特约记者 罗凯瀚)今年以来,普宁全市上下紧紧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兴产业、优风貌、惠民生,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以“三城融合”构筑普宁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争当建设产业强市、和美揭阳、加快打造粤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排头兵。
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普宁市强化经济调度、服务企业、招商引资等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质效双升”的良好局面,实现首季“开门红”“开门稳”。一季度,普宁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1.05亿元,同比增长4.5%,在揭阳市各县(市、区)增速排名第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11.77亿元,工业用电量5.9亿千瓦时,分别增长8.8%、9.6%、15.5%、12.1%;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60%、快递业务量增长65.8%;新增各类经营主体6404户,总量跨越13万户大关。新签约项目20个,投资总额53.6亿元;开工项目11个,完成投资2.5亿元;投产项目9个,年产值超1.19亿元。
典型引路成效明显。普宁市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工作思路,扎实有效推进典型镇村培育建设。典型镇培育建设方面,完成第一、二批典型镇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全力做好第二批典型镇评定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批典型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遴选第三批10个典型镇。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重点建设典型镇连线成片建设项目,谋划连线成片风貌提升项目13个,目前13个项目均已开工,其中有2个项目已完工。典型村培育建设方面,着力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第一二批典型村平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6.28万元;遴选新一批典型村培育对象52个,持续放大典型示范效应。
城乡风貌明显改善。普宁市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普惠高速梅林互通等8个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推进306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开展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谋划农房外立面提升项目24个。全力加快风貌带整治提升,充分动员建筑业央企参与,谋划主干道风貌带及道路共23条,涉及里程270.63公里,已清拆泥砖房危破房铁皮屋等2506间、面积5.2万平方米,完成改造提升农房341栋,整治“三线”50.14公里。同时,开展为期半年的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市领导挂钩督导,挂钩单位深入基层推动,各地狠抓落实,强化日常巡查,全市人居环境有效好转。
民生事业提档升级。普宁市加强公办学位建设,推进普宁市实验学校、二中附属学校等重点项目建设,谋划新(改、扩)建幼儿园2所、义务教育学校12所,持续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阶段来推动跨校交流教师1347人。推进“麻雀学校”的撤并、停办,已停办“麻雀学校”14所、撤高留低1所;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稳步提升县中教育教学质量。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全力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3个,其中普宁市精神医院二期建设工程已开业试运行;普宁市中医医院老年康复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普宁市血站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谋划储备项目5个,总投资21.13亿元。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一院一策”,逐步完善基层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基层特色科室成效明显。
当下,普宁全市上下笃行实干、奋勇争先,加力提速产业发展、推进城市更新、提升镇村风貌、加快乡村振兴,众志成城打好打赢“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努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站上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