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口三山图(局部)
《京口三山图》卷
〔清〕 张 崟
纸本设色 29.3cm×193cm
此图通过画卷横向展开的方式,以纪实的手法逐一展现了作者家乡“京口三山”的名胜景观。“京口三山”指北固山、焦山、金山,它们之间呈鼎立对峙的掎角之势。其中北固山背临长江,峭壁如削;焦山耸立于江心,犹如“中流砥柱”,山寺隐约,林木苍翠;金山似“江心一朵芙蓉”,塔寺台阁皆依山傍势凿岩而建,形胜天然。此图基于宋画写实的手法,刻画入微,墨色重叠积染,山体、树木呈现苍浑丰郁之势。此图作为一幅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实景写照作品,对于后人研究“京口三山”的地理、地貌具有重要的意义。
款署 :“京口三山图,呈云汀大人钧鉴。丁亥七月,丹徒张崟。”“丁亥”是道光七年,作者时年67岁。钤“张崟之印”白文方印。鉴藏印有 “筠州吴应南收藏书画印”“雷洛”朱文长方印。
京口三山指的是位于江苏镇江的三座著名山峰,它们分别是金山、焦山和北固山。金山,位于市区西北隅,以绮丽著称。焦山,雄踞古城东北九里大江波涛之中,以古雅见长。耸峙江心,与金山对峙,古名樵山。北固山,濒江势险,屹立在金、焦间之江岸,以雄险称奇,三国孙刘对垒,亦为江南之重镇。镇江为文人墨客咏赞,除了绘画作品,还有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杨万里《雪霁晓登金山》,李白《焦山望松寥山》,以及张灵受《北固山》。
张崟,字宝厓,号夕庵、夕道人,又号樵山居士、观白居士等,清代中期山水画家。山水画能脱离四王窠臼,另辟蹊径,尤善画松,有“张松”之称。画风细密,色彩雅致。从学者较多,有京江派(又作丹徒派)之称。丹徒派以张崟和顾鹤庆为代表,特点是学明四家画法,专写镇江一带的风景,笔墨清劲秀丽,山水茂密。当时有“张松顾柳”之称,这一派的名画家还有潘思牧、潘圭、唐耀卿、周序培、潘岐、张深、周镐等。
陶 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