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汇聚人民智慧 共绘…
·广泛深入察民情听民声…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
·提升城市品质 创造…
·水利部对广东广西启动…
·我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
·全力清理蚊虫孳生地
·揭阳市“‘百千万工程…
·有绿、有技、有特色
·乘风破浪!中国外贸奋…
·铆足干劲狠抓环境提质…
·深化市校合作共建 推…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
·四部门出手!医疗科普…
·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
·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
·我国成功救助一失火外…
·山东海阳核电3号机组…
·凝聚蒙汉力量 浴血…
·超4万个公共文化新空…
·以英伦视角讲述真实中…
·美国学者:亿万富翁左…
·也门海域移民船倾覆已…
·非洲大陆最南端对加沙…
·柬埔寨称泰士兵进入其…
·美国波音军机组装业务…
·高温致韩国蔬果价格暴…
·这些彩票票面细节,您…
·浅谈指导性背诵策略在…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预习…
·探寻非遗奥秘 弘扬…
·文旅产业焕发新活力
·以优质金融服务助力高…
·家庭,是美育的起点
·播种善良
·美丽的梦想
·航天军工与贵金属板块…
·投资者踊跃申购 多…
·7月证券私募基金备案…
·全力守护广大师生健康…
·校园防蚊灭蚊指南
·桂树·母亲
·我最喜欢的一个小说人…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
·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全等…
·美味斋糖酥制作技艺:…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家庭,是美育的起点

时间:2025/8/5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一个人审美素养的养成,既需要学校教育,也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是美育的起点。那么,在新时代,审美教育如何开展,家庭如何营造美育氛围,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呢?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和审美意识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林洁松 摄

  □陈若葵

  美育不等于学习艺术课程

  楚兰是一位“80后”妈妈,女儿珊珊4岁学画画和舞蹈,5岁学钢琴,如今已考过素描六级、舞蹈六级、钢琴七级。“现在珊珊上小学五年级,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我们打算只保留学钢琴。这些年女儿在‘学艺’上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也算是接受了不错的审美教育了。”

  在我们身边,像珊珊这样从小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手握一大摞证书的孩子并不少。然而,送孩子学艺术特长,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审美教育。因为,如果老师和家长只关注孩子画得像不像,弹琴的指法节奏是否正确,而忽视引导孩子理解作品的内涵,去感受和欣赏其中的美,并在练习过程中倾注自己的情感,孩子学到更多的是技能技巧,其审美素养并未得到应有的提升,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孩子的绘画技法娴熟,但画作缺乏生气和灵动的感觉;演奏一支曲子,技巧过硬却缺乏音乐性。

  教育部艺教委委员、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军表示,美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底色”,从小处说,关乎孩子成长;从大处看,关系民族未来。而现在,有人在认识上,习惯把美育“看低了,弄窄了”。

  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目的是启发孩子敏锐地捕捉到事物美的外在形式,并善于透过有限的形式领悟其中深含的意蕴,从而达到较高的审美境界,这才是第一位的。美育强调的是感受,其核心是“润心”,而非把孩子速成为“匠才”,它培养的是孩子的品位、眼光、情趣和修养,使之日后在任何物质条件下都能生活得更有品质、更幸福。

  培养孩子的“大美育”观

  近年来,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从顶层设计层面,自上而下地推动美育教育的开展、深化。

  然而,对于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家长们既担心孩子会加重孩子的学业负担,更关心如何考察学生的美育水平,会不会因此影响中考成绩。对此,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认为,“美育的测评应该是艺术素质的测评,要求学生能学习一定的艺术,学会基本的理解、审美、判断。”他提出,在课程体系中建立“大美育”观,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组建艺术社团,开展美育跨学科融合实践。例如与语文教育融合,组织学生将课本中的小说、剧本片段编创成课本剧;与劳动教育融合,引导学生制作工艺品,学会考虑颜色、比例、大小;与体育融合,学跳拉丁舞……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野对“大美育”观也表示认同,他表示:“艺术是相通的,要引导学生对人类各个门类的艺术形式有通识性的认识,并通过案例式、研究式、沉浸式教学让学生提升整体上的判断力,学会鉴别鉴赏,自觉屏蔽丑的事物,认识美的事物。最终让学生们成为热爱生活的、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人。”

  家庭是美育的第一课堂

  美,渗透在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从广义上说,美育包含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个方面,而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最先和长期接受美育的地方,家庭美育既是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的先导和准备,也是学校美育的补充和延续。

  事实上,家庭美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妈妈唱的摇篮曲、家人温暖的怀抱、悬挂在婴儿床上方的彩色玩具、好听的睡前故事……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美育,只要家长用心,都能使孩子受到美的感染。

  16岁的徐腾是学校交响乐团的小提琴首席,1.8米的身高,文质彬彬、帅气、优雅。每天放学,乐团要训练两个小时。晚上完成作业后读半个小时的课外书,“晚上是我们全家的读书时间,这个习惯从我有记忆时就开始了,小时候是爸妈陪我一起看故事书、科普书,现在我们各读各的,也经常在一起交流、推荐好书。我们也经常看电影、演出、展览,一家人在买书、买光盘等文化消费方面投入比较大。”

  徐腾的父亲认为,家庭美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家长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同时,家长身体力行引导孩子读书、广泛涉猎各种门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在他看来,每一个有教养、爱文学、懂艺术的孩子身后,都有引领其热爱生活、走进文学和艺术殿堂的好家长,这就是家庭美育的力量。

  家庭美育,并不需要家长像艺术家那样具有专业的美育知识,家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品德、待人接物的处事方式等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美育的“教材”,俯拾即是、简单易行。比如,让孩子学会把物品摆放整齐蕴含着序列美,学会物归原处包含着习惯美;和孩子一起种植花草享受的是环境美;亲子共同欣赏美丽的朝霞、火红的落日、湛蓝的天空、漂浮的白云、夜晚的星空,感受的是自然之美;一家人挑选装饰品共同布置房间,用孩子自己的画或卡通画装点孩子的房间,抑或是看电影、演出,感受的是艺术美……这些,都对孩子审美观的形成和性情的陶冶大有好处。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家庭美育,就是从小处着眼,启发孩子在平凡的境遇中也能独具慧眼、捕捉到美好的事物,学会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生活得有滋有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和审美意识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家长修行,家人之间相互关心、爱护、牵挂,家长对身边的人尊重、友善、有爱心,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亲情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和人格之美。孩子在充满亲情、友情、关怀、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心情舒畅,自然而然地会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

  中学音乐老师苗丽丽认为,家庭美育更多地需要孩子亲身参与审美和创造美的活动,通过自身独特的经历,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教育效果。比如,带孩子去看各种演出,一家人一定要打扮得整洁得体,以示对艺术的尊重;观看演出时,舞台、音乐传递出的美感会吸引孩子,在恰当的时候应该给予掌声;回家的路上,一家人可以交流观感。这些都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孩子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和领悟力。

  家庭美育也需要父母精心安排、设置相应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孩子才能投入其中、乐在其中。比如,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一家人一起诵读或者观看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感受文学之美和诗词的意境之美。

  家庭美育的意义在于以美的意境、氛围、形象和精神来熏陶和培养孩子,润物细无声。对于感觉和想象力先于抽象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儿童青少年来说,生活美育是简便、自然、有效的美育方式。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