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
·发展之光照亮文明之路
·文明创建暖人心 窗…
·“民间新棋王”花落惠…
·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
·同心同步推动项目建设
·踏寻千年古迹 邂逅…
·为文艺事业增光添彩
·2025跨境电商年会…
·当下,AI如何赋能跨…
·遏制羽绒服“以丝代绒…
·台风“博罗依”来袭 …
·一场掘向血脉与心灵的…
·山河为骨 蜀韵为魂
·一段天津命运塑造史
·千年文脉的理性之光
·【新书荐读】
·画布中的国学灵魂与精…
·方正见雄浑 笔墨…
·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
·佳作赏析
·丹青颂华章 画作贺…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一段天津命运塑造史

时间:2025/9/28

 

  《亦官亦商:明清时期天津的盐商与社会》

  关文斌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5年6月

  □邓 勤

  翻开历史,天津的崛起总绕不过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腰缠万贯却饱受白眼,出入官场又扎根市井。盐商,这个左手握盐引、右手掌官印的群体,在关文斌所著的《亦官亦商:明清时期天津的盐商与社会》一书中,从历史的幕后走到了台前,向我们讲述了一段城市命运的塑造史。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土地贫瘠,唯独盐业得天独厚。朝廷的盐业专卖政策,催生出一批富甲一方的盐商巨贾。然而金钱买不来尊重,“捐职充商纲总当,一时奢丽众称扬。吾津富贵无三辈,净洗双眸看后场”——这首民谣道尽了盐商的尴尬:纵是富可敌国,在士大夫眼中仍是暴发户,社会地位与财富严重错位。

  为了打破这层无形的天花板,盐商们双管齐下。向上,他们以金钱为敲门砖,编织起盘根错节的官场网络。捐输报效朝廷、打点各级官吏,甚至获得皇帝嘉奖,成为他们在权力场中左右逢源的生存之道。书中有趣地揭示,盐商与官员的“规费”往来竟有详细价目,俨然一套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体系。向下,他们深扎天津本土,将巨量财富反哺城市。修桥铺路、赈济灾民、兴办义学,盐商们通过公益慈善事业重塑自身形象。从张氏家族到查氏家族,这些盐商巨室不仅建起精美园林招揽文人雅集,更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实际承担者。当太平军兵临城下、列强炮火威胁津门时,正是盐商组织的水会、筹集的军饷,一次次助天津渡过危机。

  正是这种“亦官亦商”的双重身份,让盐商成为撬动天津近代化的关键支点。晚清大变局中,他们敏锐捕捉时代脉搏:投资新式工业、组建天津商会、推动地方自治、兴办新式学堂。盐商资本从盐场流向工厂,从银号渗透进铁路,传统商帮悄然转型为近代绅商领袖。书中生动记录了盐商王贤宾等人如何主导商会,在1908年金融风潮中稳住天津经济大局。然而这条转型之路布满荆棘。盐商与官府的利益共生关系,终究在时代巨浪前显露出脆弱本质。1911年,当王贤宾等盐商因巨额债务陷入困境,曾受其“供奉”的清廷却翻脸无情,将其引岸收归国有抵债。三个月后武昌起义爆发,清廷财政告急再向盐商求援,回应它的只有一片沉默。这极具讽刺意味的一幕,成为盐商与旧王朝关系破裂的绝佳注脚。

  该书最动人之处,在于将宏大的城市近代化叙事,细化为盐商家族的兴衰浮沉。书中以丰富档案还原了张、查、安等盐商巨族的真实生态:他们如何通过联姻巩固商业联盟,如何借书画收藏跻身文化精英,又是如何在分家析产中暗藏经营智慧。这些细节让历史不再冰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在官商夹缝中努力生存、在时代浪潮中奋力转型的鲜活生命。

  这是一部盐商视角下的微观中国近代史。盐商攀附权力,却也利用权力;盐商追求私利,却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生长。盐商最终在历史舞台黯然退场,但他们铺就的道路却深刻改变了天津。当盐业垄断的光环褪去,盐商推动的商会、学堂、市政设施留了下来,成为近代天津的筋骨。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津从漕运码头蜕变为北方工商业重镇,正是盐商用金钱、智慧乃至牺牲交出的一份特殊答卷。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