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桂莹   “这里空气好,环境又卫生,我们很喜欢到这里来锻炼身体。”记者日前来到揭东区新亨镇白石村体育公园看到,村民徐赐香与一群朋友一起在打太极拳,不远处,有的村民在绿阴下唠家常、有的则在绕着池塘散步,对升级焕新后的小公园村民纷纷点赞。   白石村村民的幸福生活场景是揭东区全面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在“百千万工程”春风吹拂下,揭东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奏响激昂的协奏曲。近日,记者走访新亨、玉湖、月城三镇时了解到,三镇各自探索出特色鲜明的创建路径,以“红色引领”“系统治理”“和美赋能”的不同笔触,描绘出一幅全域文明、全民共享的生动画卷。   新亨镇:系统治理,夯实文明根基   新亨镇的文明创建之路,体现的是一种精细严谨的系统工程思维。从机制保障到环境优化,从思想引领到风尚培育,构建起一个环环相扣、高效运转的文明创建体系。   新亨镇首先是筑牢“机制保障”的压舱石。该镇通过构建“镇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统筹协调、驻村领导分工负责、村(社区)联动落实”的工作格局,压实“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责任链条,确保创建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在此基础上,该镇着力推动系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市容管理精细化,让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得到有效治理;交通秩序整治高频次,让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大幅降低;政务服务便捷高效,持续深化“三个最”工作要求,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尤为亮眼的是,该镇创新深化“结对挂钩”帮扶机制,使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准服务于“百千万工程”中心任务,将科学文化卫生知识送到田间地头。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队坚持“一周一活动”,已成为响亮的志愿品牌。   从诚信建设到法治宣传,从移风易俗到“光盘行动”蔚然成风,该镇通过系统化的布局与深耕,让文明风尚深入人心,夯实了城镇文明的坚实根基。   玉湖镇:红色引领,铸就文明风骨   玉湖镇的文明创建,则深深烙上了红色的印记。这里不仅是国道上的一道风景线,更是一片被红色文化滋养的精神高地。   玉湖镇以党建为引领,将文明创建与红色资源的挖掘活化紧密结合,其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国道G206线玉湖段红色文化风貌带提升工程。 昔日普通的交通动脉,正蝶变为一条绵延9.2公里的“美丽长廊”。示范段硬底化、店招更新、外立面改造等工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55栋房屋焕然一新,面积达11500平方米。这不仅提升了镇域“颜值”,更让红色文化在沿线可视可感。   与此同时,玉湖镇着力让红色教育“活”起来。该镇依托汾水战役纪念公园、黄旭华旧居等阵地,以“沉浸式研学+创意实践”的形式,吸引青年一代在打卡中传承红色基因。此外,该镇还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日”活动,如“爱家爱文明”系列和“五桶水”志愿活动,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共建洁净家园的集体行动。从典型村的“颜值焕新”示范,到深入每家每户的移风易俗宣传,玉湖镇以红色文化凝聚人心,涵养出内外兼修的文明风骨。   月城镇:和美赋能,激发文明活力   月城镇的文明创建,紧扣“和美宜居、文明善治”的目标,将风貌提升、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巧妙融合,激发出文明创建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   月城镇以风貌提升破局,打响全域环境整治的攻坚战。该镇抓住央企助力契机,实现镇域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升级:新能源充电桩、明沟覆盖、“白改黑”、“三线”整治等一系列工程,彻底刷新了乡村的“颜值”。特别是省道S234线月城段3.45公里五金玉器风貌带的建设,通过外立面美化、中式元素装饰等,让交通主干道变身特色风景线,优化了人居环境。   在基层治理方面,月城镇创新“干部带头+乡亲响应+群众参与”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该镇推动“产文融合”,将文明创建与塑料、五金、毛织等主导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文明促产业、产业兴乡村”的良性循环。   文化是月城的灵魂。这里构建了“阵地+活动+品牌”文明培育体系。“龙狮武术公益班”作为该镇打造的精品项目,不仅在省级大赛中斩获金奖,更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焕发新活力;“榕树下的微课堂”“‘月’读点亮人生”等特色项目,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文明理念浸润人心,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文明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