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丛飞蝶图》纨扇页   〔宋〕 朱绍宗   绢本设色   23.7cm×24.4cm   图绘丛菊盛开。花分黄、白、蓝、紫四色,构图繁复,灿若文锦。虽是篱边野景,却饶添富贵典雅气象。蜜蜂逐花而至,蛱蝶上下翻飞,为画面增添了动感。花瓣、叶片的勾染皆极为精工,花心用白粉点染,立体感很强,望似凸出于绢素之上。画史称作者“描染精邃,远过流辈”,信是不虚。   作者使用双勾填色的画法,造型生动准确,设色清雅富贵,一枝一叶一花一蕊,均各得其致。各品类的菊花争妍斗艳,或已绽放,或含苞欲放,相互掩映,作者以中锋勾勒,将遮挡穿插描画得生动得当。在勾画的基础上又恰当敷色,细致地表现出枝叶的向背、衰荣,花瓣颜色的浓淡变化。画面左上方的蛱蝶花纹画得尤其精彩,与紫菊半掩的那只蛱蝶不同,这只蛱蝶的花纹没有刻意勾勒,黑色的花纹与褐底晕染融合,衔接自然,其上的白色花纹用笔直接施白粉点画,自然生动地表现出鳞翅的质感。   在菊花下方,一些枝叶边缘已经开始枯黄,可知秋意渐浓,更显出这一丛幽菊清瘦萧疏的枯残之美。宋代以清雅孤高为审美取向,相较前代咏菊多侧重赞美其独立凌冰霜的耐寒品格,宋代更强调其枯而不落、不趋时而开的特点。   正如文同诗中所写:“英英寒菊犯清霜,来伴山中草木黄。不趁盛时随众卉,自甘深处作孤芳。其他烂漫非真色,惟此氤氲是正香。却念白衣谁送酒,满篱高兴忆吾乡。”此幅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描绘,表现了丛菊“趋炎殊众卉,放英独于秋”的清雅景致,实为佳作。金 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