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艳菊
丁香开花了,很香哦,我包了美味的槐花水饺,有时间来尝尝。她发来这样一条信息,还有一张阳光下丁香花盛开的照片。
那是一大丛丁香,白色的小花密密地镶在枝头,明亮的阳光下,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闪烁着。隔着屏幕,仿佛能闻到丁香花浓郁的芬芳。
盛开的丁香花后面是小饭馆,能看到几个工工整整的大字:丁香饺子馆。她就是这饺子馆的老板。她姓白,名字就叫白丁香。镇上的孩子都喜欢叫她丁香姐,大人们跟着孩子也叫丁香姐,我也跟着他们叫丁香姐,像叫自家的表姐堂姐一样,觉得很亲切。
认识丁香姐,也是这样一个丁香花盛开的季节,不过那是一个雨天。
和家人一起去看望亲戚,亲戚的家在乡下,离城里有七八十公里,因为是雨天,车开得慢,眼看中午了还没到,就想着走条近路,谁知那条路还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又加上路滑,一不留神,一个轮子陷到了泥沟里上不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雾,看到前面是一个小镇,我便打着伞走进镇子,想请人来帮忙把车推上去。一走进镇子,就闻到一股熟悉的芳香。镇子不大,只有一条大街,这会儿又是午饭的时候,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我茫然地东望西看,这时一丛雨中绽放的白丁香映入了眼帘,雨水让那洁白的花更清新了。这大概就是芳香的源头了。
再抬头望去,丁香花后面是一个饺子馆,里面时不时响起一阵阵欢快的笑声。我在笑声里走进了饺子馆。饺子馆不大,生意很好,位置都坐满了,不过是一群孩子。一个穿着白底蓝花围裙的女子在这群孩子间忙碌着,又是端饺子,又是盛饺子汤。她便是丁香姐。
见我进来,丁香姐走过来热情地问我吃什么馅的饺子,又不好意思地说,得稍等一会儿,先让这些孩子们吃,他们还要去学校上课,赶时间。我只好说,不是来吃饺子的。我打量了一下店里,只有她一个人,又是老板,又是店员,剩下的就是这一群孩子了。我不好提推车的事。
看我忧愁,又欲言又止的样子,丁香姐又问,妹妹,看你面生,不是我们镇上的吧,这雨天是不是遇上难处了?这次她在前面加了个妹妹,突然让我感到特别亲切温暖,便给她说了车陷在泥沟里的事。
丁香姐拍了拍我的肩膀,安慰说,别担心,我们帮你把车推上来。她转身征求孩子们的意见,都说,没问题,丁香姐。
丁香姐放下她的生意,带着这一群纷纷放下筷子的孩子冲进了雨中。车被推上来了。我还没来得及向他们道谢,他们已经往回走了。我追上丁香姐,想给她转些钱,给孩子们买点吃的,表达谢意。丁香姐无论如何都不肯收。
下午从亲戚家回来,又路过小镇,便去镇上的超市买了一兜吃食,来到了丁香饺子馆。
这时的饺子馆很安静了。丁香姐在调馅包饺子,一个白发的老人坐在她旁边聊天。说起那一群孩子,丁香姐说那是旁边镇中学的学生,都是她的校友。她也曾在镇中学读书,同学们很多都是周边乡村的,都是住宿生,父母大多都在外地打工。有时候她很想城里打工的爸妈,想念妈妈包的饺子。几个同学聊天,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起来。后来她没有考上大学,也不想像父母一样在外漂泊打工,就在镇中学旁边开了这家饺子馆。她很喜欢丁香,把饺子馆也取名为丁香饺子馆,还在门前种了一丛丁香。她希望她的丁香饺子馆像丁香花一样成为小镇一道明亮的风景,为大家带来芳香和温暖。
旁边的白发老人是丁香姐的邻居,一个人独居在镇上,儿女都在城里,丁香姐常常照顾她,给她送菜,送饺子。镇上很多老人都得到过丁香姐的照顾。他们岁数大了,有时候怀念过去,想吃榆钱饭,荠菜饺子,槐花饺子,丁香姐做好了,请他们来吃,或送过去。
人世凉薄吗?遇到丁香姐后,我更加相信人世上的真善美,这个尘世上,有风有雨有冷也有晴有暖,总有一些有情怀的人在做着一些有情怀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