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五部门发文取消高校毕…
·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以高质量建言助力揭阳…
·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
·逐绿而行,构建绿美生…
·毕业生求职,这七大陷…
·与海为伴,逐梦青春之…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
·购买定制柜,五金配件…
·从设计细节着手改善榻…
·让获取知识与发展思维…
·暮春时节好撩螺
·小帅的手擀面
·成长的磨砺、奋斗的汗…
·一碗豆腐花
·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间有味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小帅的手擀面

时间:2023/5/13

耿艳菊

  从山里游玩归来,到城里已是晚上八点多了,路过以前住过的一个地方,发现那时很喜欢的一家小饭店亮着灯火,心里涌上一股亲切温暖,喜悦之情漾上疲累的面庞,“他们家店还在这里呀!”大家忍不住惊叹,顿时又有了精神。

  这是一家早点店,店里卖的是家乡的食物:胡辣汤、煎包、油馍头,都是我们很喜欢的。常来店里吃饭,彼此都熟悉了,得知老板一家是我们同乡,更觉亲近。五六年前,搬家了,离得远,来这里不太方便,便没再来过。算起来,他们一家在这里开店有十多年了。

  早点店晚上一般都是关着门的,现在他们家开着,肯定有吃的吧,我们正饥肠辘辘呢。欢喜着推开店门,店老板正坐在一张桌子前独自对着棋盘下棋,老板娘坐在店老板旁边低着头绣花。一个小伙子坐在另一张桌前看着一本书,一幅很静谧温馨的场景。

  小伙子最先认出了我们,我却认不得了。这时,老板和老板娘也认出了我们,热情地迎了过来。小伙子是他们的儿子,那时他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小小的个子,又瘦又黑,眼神里满是忧郁和叛逆,不愿去学校读书,老板夫妻俩也没办法,长吁短叹的。我还热心地劝过他。他后来也没回去读书,就在店里跟在老板后面打打下手。现在的他完全是两个样子,长得高大健壮,一脸阳光,开朗善谈。

  我们想吃的胡辣汤、煎包、油馍头早已卖完了。让小帅给你们煮咱们的家乡面吃吧,味道很不错呢。老板骄傲自信地说。老板娘也附和着,眼光一直在儿子身上,满脸欣慰。

  我才注意到现在这一家相处的气氛完全变了,那时老板对儿子又失望又无奈,老板娘愁眉不展,暗自垂泪。

  店里的生意也一落千丈,有原先的门前排着队,供不应求,后来只有零星的几个老顾客了。我们就在那时搬到了别处,离这里远了,有时想起他们,但生活忙碌,也不过是光影一闪就过去了。

  面很快煮好了,看着很平常的一碗手擀面,吃起来味道却是回味绵长,和母亲奶奶做的手擀面一样,果然是家乡味道。让我们更又惊讶的是老板儿子小帅的改变,以及早点店的起死回生都和这面有关。

  那天,和往常一样,顾客很少,小帅无所事事地坐在角落里玩手机。老板看着气不打一处来,寻思着给他找点事做,想起后街上的孤寡老人张爷爷有段时间没来店里了,就盛了一碗胡辣汤,装了一盘水煎包,让小帅给张爷爷送家去。

  回来的路上,小帅遇到一群装修的工人师傅,他们边走边谈论着家乡的食物,快一年没回家了,尤其想念老母亲做的面条。不知哪来的勇气,他和工人师傅搭起讪来。他们也来自家乡,这让他觉得更加亲切了,想请他们吃一顿地道的老家味道的手擀面。

  小帅回到店里,把事情讲给老板老板娘听,他们都很支持。小帅忙活了一上午,和面,擀面,洗菜。中午,工人师傅们果然相约一起来早点店吃面。他们的到来让小帅又兴奋又紧张。他把桌子擦得光可鉴人,把一碗碗面端到桌子上,忐忑不安地请师傅们品尝。

  这是小帅第一次做面条,他回忆着奶奶做手擀面的细节,老板娘在一旁是不是指点着。虽然面条擀得不如奶奶的又细又长,汤汁也不如奶奶做的鲜亮,但工人师傅们一直赞不绝口,说这是吃过的最美味的面条。这给了小帅莫大的鼓励。

  在工人师傅的鼓励支持下,早点店中午变成了面馆,起初很多顾客都是工人师傅介绍来的工友,慢慢地,小帅的手擀面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他们家的小店又热闹了起来。

  现在,老板把胡辣汤、煎包、油馍头的手艺也教给了小帅。我们渐渐岁数大了,好在小帅能独当一面了。老板笑着说。

  原来剑拔弩张的一家人,而今是父慈子孝,岁月静好。他们在为生活辛劳忙碌之外,也开始给自己一些轻松悠闲的时光。晚上一家人安静地坐在灯下,做些有趣的喜欢的事,感受着人生简简单单的快乐。

  小帅这时候就会摊开一本讲厨艺的书或美食的书,认真地学习。他信誓旦旦地向他父亲说,要把他们家的小吃发扬光大,把手擀面做成响当当的品牌。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