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一些家长开玩笑或吐槽说自己现在都拿孩子没办法了,孩子学习不主动、不自觉、不认真,一叫孩子读书写字就翻白眼,就算孩子坐在书桌前眼睛也不看书本,管得了孩子坐在书桌前,也管不了孩子的眼睛瞅别处……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家庭文化协会会长谢丽容认为,家长想要孩子认真学习,就得先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让孩子拥有学习内动力,才能自觉安排好自己的功课,因此,家长要学会了解孩子,呼应孩子,满足孩子的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感与联系感需求、自尊需求、参与和享受需求等五大心理需求,并跟随孩子的节奏,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动力。
家长要学会了解孩子,呼应孩子,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并跟随孩子的节奏,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动力。林洁松 摄
□记者 刘春玉 通讯员 吴 莹
受外部动机驱使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比受内部动机驱使的孩子差
内动力是指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唤醒或紧张的状态,推动着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谢丽容认为,学习内动力就是学习动机,是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在心理状态,拥有学习内动力的孩子,会出于内心需要而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认真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们的学习动机也各不相同。对此,谢丽容分析了三个孩子的学习动机。
上初中的小陈学习一直很刻苦,他说:“我当然喜欢玩、放松,但我更喜欢解题给我带来的快乐。偶尔考失败,仅仅是小小的失落,我觉得名次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时有很多乐趣,感觉学习挺有意思的。”对此,谢丽容认为,小陈的学习内在动机就是从学习本身找到乐趣,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将来更能够学以致用。
女孩小李的学习很刻苦很勤奋,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会做很多复习资料,课间也抓紧写作业,放假了也不出去玩,争分夺秒地学习。她总希望自己比别人优秀,很看重成绩排名,希望拿到奖学金,得到父母、老师的认可。对此,谢丽容表示,小李的这种情况是外部动机中的内部调节,希望得到奖赏和认可,但是会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影响学习效率。
读小学的小刘觉得学习很无聊,每次考试都在及格线徘徊。小刘平时上课经常走神,不专心听讲,需要同学、老师督促才会写作业,因此很担心被父母、老师批评。对此,谢丽容指出,小刘的这种情况属于外部动机中的外部调节,是为躲避惩罚和批评,因为有厌学情绪,所以学得很痛苦。
上述三个孩子的学习动机如何、结果会怎么样?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紧密相联的,受外部动机驱使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比受内部动机驱使的孩子差。
要夸努力而不是夸聪明
谢丽容指出,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知道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多“夸”孩子,不过家长在夸孩子的时候要注意,要夸努力而不是夸聪明,因为家长夸孩子“你真聪明”会让孩子觉得好成绩等于聪明,孩子会因此变得自负,而不是自信,当孩子面对挑战时则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孩子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有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第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第二个幼儿园的孩子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会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知识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是被夸聪明的孩子有2/3选择容易完成的,而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谢丽容指出,聪明并不是孩子付出努力得来的,夸聪明无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内动力,而夸努力,会提升孩子的学习内动力,让孩子勇于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导致学习内动力丧失有四主因
孩子本来都是有好奇心的,好奇心就是孩子的学习内动力。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呢?对此,谢丽容分析认为,导致孩子学习内动力丧失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缺乏成功体验。如果孩子一直没有办法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不能够很容易、很轻松地得到需要的知识,孩子往往就会受挫。比如一个不擅长跳舞的人,要学跳舞,别人可能一下子就学会了,但是他音乐都听不懂,怎么跳都不对,这个时候就会受挫。如果孩子长期缺乏成功体验,往往就会慢慢失去这种学习的动力。二是没有控制感。做擅长的事情会有控制感,如果能够开开心心地做一件事情,不焦虑地面对一件事情,就是有控制感的;人们都是更愿意做比较擅长的事情,这样会更有动力去做;孩子对学习也是一样的,学习是人类内在的成长动力,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不断提高自己,但是如果事情让人太有挫败感,太失去控制感,人们往往就会回避。三是缺乏愉悦感。如果一想到学习就会感受到失败和不开心,或者一想到题目不会解答,老师会不满意、家长会责骂、同学会嘲笑,想到那种表情和口吻,就会令人感受到不开心和紧张,而人在不开心的时候就很难有学习、前进、向上的动力。四是完美主义倾向。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怎么努力,别人都会说他不好,永远达不到要求,孩子可能就会放弃努力;或者孩子觉得这件事情总是会带来焦虑,他也可能就不干了;如果孩子本身不愿意学习,勉强学习只是为了不被责备,孩子会觉得学习挺累的,当压力太大的时候,孩子就可能会情绪低落甚至崩溃。
激发学习内动力需满足五大心理需求
谢丽容认为,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内动力,就需要满足孩子的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感与联系感需求、自尊需求、参与和享受需求等五大心理需求。
一、提升自主感。家长可以让孩子自主制作目标卡,比如目标:让英语测验作文表达更高级。接着开始行动:分析自己的作文是单词、短语还是句式等方面有待提升;每天花15分钟熟读范文,圈出自己不太会使用的表达,并认真学习;写两篇英语作文作为练习等。同时依此类推,思考出3至5个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每个目标的具体行动,列出本周各科目的具体目标,并付诸行动,以此提升孩子的自主感。
二、满足胜任需求。即是家长要为孩子多创造成功体验,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做感兴趣科目的作业,先做较容易的学习任务,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经历过多次胜利后就会产生“胜利者效应”,孩子会逐渐变得勇于接受挑战,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三、增强归属感与联系感。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社会支持,带给孩子优质陪伴,与孩子共享特殊时光,比如在固定时间共同做固定的项目,让亲子关系更好,享受在一起的时光,从而增强孩子的归属感与联系感。
四、满足自尊需求。人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会估计自己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会自问自己值不值得他人的喜欢。家长要注重满足孩子的自尊需求,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如家长在评论孩子的时候可将事和人分开,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让孩子保持学习的习惯。
五、满足参与和享受需求。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营造参与感,给予孩子鼓励暗示,提升过程愉悦感,满足孩子参与和享受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