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集体收跌,沪指跌0.7%,收报3075.24点;深证成指跌0.56%,收报10050.04点;创业板指跌0.53%,收报1987.94点。市场成交额达到7747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54.71亿元。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华为概念股持续走强,能源金属、互联网服务、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工程建设、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中药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超过1800只。华为概念股继续活跃,其中鸿蒙方向领涨,测绘股份、常山北明、达华智能等涨停;智能驾驶方向昨日午后走强,光弘科技、深城交涨超10%,金溢科技涨停;星闪概念股尾盘拉升,高鸿股份涨停。算力概念股震荡走强,立方数科20CM涨停,莲花健康3连板。下跌方面,“一带一路”概念股集体调整,中钢国际、中工国际等跌停。此外,高位股迎来分歧调整,精伦电子、通化金马、捷荣技术跌停。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粤开证券表示,四季度的投资风格上,价值风格占优概率更大,行业组合方面,金融地产、设备制造、消费行业组合占优概率或高于其他。综合来看,当前国内政策、经济等积极因素逐步积聚,悲观预期有望被逐步修复,但考虑到海外扰动因素再起,或将压制市场偏好,A股有望继续保持韧性,关注可能在四季度占优的方向:1.顺周期价值和金融地产;2.受益于需求向好的制造业;3.周期共振的科技板块。
安信证券表示,四季度A股将从“最后一跌”走向“爱在深秋”,大概率在四季度迎来一轮反弹。结构上,倾向于四季度在成长和价值之间反复,成长将更占优一些,重点把四季度的胜负手放在成长风格。短期超配行业方面,以传媒(人工智能)、计算机(信创)、通信(光模块)、半导体为代表的AI数字经济TMT;产业全球竞争力(汽车零部件、家具、矿产、白电、工程机械)、高股息(电力、交运、煤炭、石化)。指数投资方面,包括科创50指数、中证1000指数。
华泰证券表示,长假内大众消费亮眼,人均旅游消费首超2019年同期;地产政策在高线城市初现效应。对于节后A股,积极的因素在于,8月产成品名义存货增速初现底部拐点,机械、汽车等中游制造率先补库;压力为,宽财政+紧货币组合进一步推高美债利率,且非农强劲,11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上述分母端的边际变化或更显著,但当前A股PETTM较低+节后或有资金回流支撑,无需过度悲观。本轮美债波动中,建议把握三个主逻辑:1.剩余流动性拐点→景气驱动将更有效;2.盈利视角切换→Q2业绩见底行业值得重视;3.外资持股不高或较此前已充分下降的板块。
中金公司表示,三季度A股受海外紧缩预期变化、国内经济内生动能遭遇阶段性挑战等因素影响有所调整,与此同时,中国“稳增长”相关政策持续加码,8月增长数据初显改善。近期来看,虽然“十一”长假期间海外紧缩预期进一步加强、全球权益资产价格波动较大,但考虑到当前内需已呈现边际企稳迹象,“稳增长”相关政策仍在发力,我们认为对四季度市场不必过于谨慎,注重阶段性与结构性机会。超配酒类、家电、电信服务、半导体、创新药;低配纺织服装、商贸零售、城市燃气、电商、环保与水务。
中信证券表示,当下政策、经济、市场三重底已确立,展望四季度,积极因素逐渐积累,风险因素相对有限,预期扭转驱动的行情蓄势待发。配置上,建议依次沿着政策催化受益、市场情绪回暖受益和基本面拐点确立,采用顺周期、科技、白马三阶段策略布局。具体来看,政策还未充分兑现之前,积极布局直接受益于政策的顺周期行业,关注城中村改造为物业管理、家居、消费建材带来十年维度的长期成长机遇,化债推动的银行和保险的重估,以及煤炭、有色、化工等周期性行业。政策落地带动市场情绪恢复之后,积极布局前期跌幅较大的科技行业,自主可控方向建议密切关注半导体、AI国产化、信创的事件催化,困境反转方向关注新能源车和零部件、消费电子的产品创新和订单改善进展。随着实体经济进入稳态复苏区间并且外资抛售进入尾声,外资重仓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拐点,典型代表包括新能源、互联网、消费和医药当中的白马品种。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