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致电祝贺丹麦国…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学深悟透全会精神 …
·紧扣市委工作部署 …
·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
·扎实推进美丽圩镇“七…
·在服务群众、服务高质…
·清内河绿两岸 共建…
·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揭”味“廉”味十足…
·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
·政法机关2024年将…
·群策群力助推老区振兴…
·云落甜油甘获国际市场…
·培育新农人 赋能新…
·推动各方面更好统筹发…
·天舟七号将于近日择机…
·已建20余万张,家庭…
·新增贷款超22万亿元…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2023年我国外汇市…
·全面推进“交叉执行”…
·重庆警方侦破一起跨境…
·胡塞武装导弹袭击美国…
·红海紧张局势对全球经…
·人工智能将影响全球约…
·全球前五富总净值 自…
·智利首都举行盛大春节…
·限制饮食可减缓大脑衰…
·中国汽车在俄市场份额…
·朝鲜成功试射一枚中远…
·在亚速海空域击落俄两…
·六成日本民众不满岸田…
·拓宽编兵领域 提升…
·全力推动基层武装规范…
·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营…
·营造风清气正征兵环境
·走访慰问传真情 殷…
·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
·汲取精神力量 忠诚…
·提升全民国防教育工作…
·确保高标准完成征兵工…
·选优配强民兵教练员
·如何对孩子进行底线教…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做人
·让我安静五分钟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红利赛道联动 资金…
·爆款私募“风光”不再…
·“经纬教育”特色学校…
·乡村孩子乘着歌声的翅…
·开展送春联活动
·提高学生安全用气意识
·《回响》
·“星河杯”潮汕中小学…
·西陈: 崇文重教,行…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如何对孩子进行底线教育

时间:2024/1/16

  当今时代,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大力提倡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选择和自由。“爱和自由”的教育观念受到很多年轻父母的追捧,但很多家长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觉得就是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样孩子就容易变成无拘无束,没有规矩,该做的事情不做、遇到问题容易畏难退缩或做一些破坏性或者伤害自己的行为,这让很多家长苦恼不已。

  揭阳市天蓝心理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中科院认证心理咨询师黄桐杰认为,底线是家长针对孩子的行为而设定的规则。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在给予孩子“爱和自由”的同时,立规矩亮底线是必须的,要让孩子知道底线是什么,以此规范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触碰到底线,就决不能容忍孩子再进一步触碰底线,因为再进一步可能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或者出现家长难以承受的结果。这时家长可以暂时剥夺孩子的主动权或暂时放弃对孩子意见的尊重,代替孩子作出选择,并加强对孩子进行底线教育。

  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在给予孩子“爱和自由”的同时,立规矩亮底线是必须的,要让孩子知道底线是什么,以此规范孩子的行为。林洁松 摄

  □记者 刘春玉 通讯员 黄仰东

  没有底线,容易养废孩子

  “我的孩子做一些事情让周围的人感觉很夸张,比如爬桌子、乱扔东西等。有人给我建议,让我不要惯着孩子。可是我担心对孩子经常否定和拒绝,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所以刚开始我会给他一些自由,比如允许他爬一会儿桌子,但是到后来我发现想制止他已经变得很困难。”家住揭东曲溪的陈女士说,她苦恼的是不懂该如何教育好孩子。

  黄桐杰表示,如果陈女士对孩子的行为没有设置底线,孩子变得无拘无束,就容易做出一些破坏性或者伤害自己的行为,也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以后难以与他人形成合作。

  榕城地都的黄先生吐槽说:“我孩子升学到了初中,在学校寄宿,可孩子一天能打五六个电话回家,告诉我们他不想在学校住宿。后来我们与孩子商讨了折中的解决方案,一周可以允许孩子有两天回家,孩子也答应了,可事后又反悔,在学校期间又经常打电话哭诉想要回家。”

  对此,黄桐杰指出,这是家长对孩子的底线设置不清楚,把自己的期望当成底线,会让孩子出现畏难情绪,产生习得性无助。黄先生如果尊重孩子的意见,那只能是放弃寄宿,但对孩子来说,这样不利于提升其生活能力等。正确的做法是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孩子已经答应了,就必须要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帮孩子做一些准备和心理建设,陪孩子渡过心理的难关,但孩子就没有选择权了,因为这是底线。

  设置底线时常见的误区

  生活中,为规范孩子的行为,很多家长都会立规矩亮底线,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对此,黄桐杰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家长在设置底线时经常会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把自己的期望和底线混淆。这是最常见的误区。比如家长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保持在班级前三名,结果孩子却掉到班级十名开外。这时家长非常生气,忍不住打了孩子一巴掌。这位家长的底线和期望分别是什么、出现什么问题呢?期望是家长对孩子的预估和判断。从行为上来看,家长剥夺了对孩子的尊重,强行介入,实施惩罚。家长通过自己的行为,明确地告诉孩子,你打破我的底线了,我的底线就是绝对不能考到十名以外,甚至三名以外也不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往往会超过孩子的能力水平,如果误将期望当做底线,家长就会情不自禁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长期进行着不尊重孩子的行为。这样做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取得效果,但长期来看对孩子的压力是巨大的,会给孩子带来绝望的感觉,甚至有的孩子认为难以持续满足家长的底线,而走了极端。

  误区二:缺乏对触碰底线的预防。底线是最后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就如真正的名医一样,是预防人生病,而不是等病入膏肓了才恶补猛药。作为家长,不能坐等孩子突破底线,而是要早在孩子离底线远远的时候,就预先建立好规则、准备好环境,让孩子根本不会靠近底线。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里有很多东西对孩子来说是存在危险性的。如让孩子在家里自由探索,到处乱爬,就必须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把药物、清洁剂等危险物品收藏得隐蔽一点、摆高一点,把尖锐的家具角包起来,插座盖好或者封上……再比如,当孩子长大一些,能跟成年人建立有效沟通之后,家长要反复、明确地将底线告知孩子,并长期稳定地执行。当孩子确认过家长的底线,明白这个底线是坚定的、稳定的,他们自己也会有意识地做好自我保护,尽量不去靠近底线。

  误区三:缺乏对底线教育的重视。一些家长对孩子没有整体的教育观念,不清楚哪些行为对孩子是有伤害的,比如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绝对不允许做。或者有一些事情是孩子在特定阶段必须做的事情,如上学、打疫苗、写作业等等,就一定要完成。而放任型家长觉得这些无所谓,也有些家长则过度尊重孩子意见,认为孩子自己会慢慢适应,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如何正确设置底线

  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地给孩子设置底线呢?对此,黄桐杰给出了建议。

  一、设置底线关键在于清楚底线的原则——权衡利弊。家长要思考的是,如果没有这条底线,孩子会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呢?这比如孩子生病吃药,见效快的药不一定就好,可能副作用也很大。家长需要多了解孩子的发展心理学,了解孩子每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并了解哪些对孩子绝对是无益的。当然还有一些如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伤害自我、伤害他人、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损坏物品等基本的底线,家长都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

  二、家长要清晰区分自己的底线和期望。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家长要清晰区分对孩子的要求,到底是期望还是底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是家长自己的担心和焦虑更多。如果家长长期给孩子传达一种信息,让孩子认为大人的底线非常高,而自己的能力太弱,根本满足不了这样的底线,他们就会习得性无助,就会放弃努力、放弃挣扎,能躲就躲。所以家长要衡量自己设置的底线,会不会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并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

  三、底线不在多,而在精。很多时候家长都会给孩子选择权,比如想玩什么、看什么书等,孩子都可以有自由。但也要有底线,如类似于“不可以影响晚饭”或者是“我叫你停了你就要停”等。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几个选项,如先看30分钟电视再去写作业,还是先写完作业再看1小时电视等。这个度掌握在家长手中,且在底线之内,如孩子可以在晚饭前玩得很尽兴,但是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就要好好吃。这样孩子才能慢慢有约束感和规矩。

  四、打破了底线,要有所作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比有没有底线更重要的,是孩子触碰到底线时该如何处理,如何让孩子在底线范围内做事,这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如果孩子打破了底线,家长却没有惩罚孩子或者让其付出代价,那就等于告诉孩子,底线形同虚设,可以随意逾越。当然,惩罚不一定要靠棍棒,有时候家长一个失望的眼神、对孩子一段时间的严肃表情或沉默或者明确而郑重地找孩子谈话,表达自己的失望,都能让孩子产生自责的感受。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