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榕江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就有关科研问题进行探讨。郑楚藩 摄
□记者 黄卓奇 通讯员 陈秀环
走进位于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的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揭阳分中心(以下简称“榕江实验室”),只见实验室里一排排崭新的仪器泛着亮光,几位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站在一台“挤出吹膜机”前,就如何提高薄膜的保鲜性能进行深入探讨。
我市依托广东工业大学建设的榕江实验室,其核心科研平台于今年1月份投入使用,目前已进入全面运转、高水平建设阶段。作为揭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榕江实验室,如同一个高能“引擎”,为我市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招商、项目落地和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和高端智力支持。
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产学研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我市高水平建设榕江实验室,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榕江实验室依靠广东工业大学相关学科人才和平台研究的优势,重点开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为揭阳地方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具体来说,榕江实验室锚定‘绿色化工’目标,重点开展‘关键化工原材料与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产业环保和安全’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紧密结合揭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集聚多方创新要素资源,做大做强化工原料产业链上游,提升产业规模化、高端化水平。”榕江实验室主任陈旭东说。
榕江实验室还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多次深入我市企业开展科技调研和技术推介,依托我市科技专家顾问团,对接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及技术需求,对企业生产管理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助企暖企、推动科技创新。
今年5月24~25日,榕江实验室成功举办了揭阳新质生产力技术研讨暨榕江实验室人才团队启动与企业对接活动。我市各有关单位、专家团队、企业代表等约140人参加活动。活动中,实验室引进的团队代表与我市6家企业成功签约,并促进多家企业项目开展商谈,推动了实验室团队一对一服务当地企业。
“举办此次活动旨在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藩篱,帮助揭阳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创新发展、优化升级注入新动能。”陈旭东告诉记者,成功签约后,榕江实验室将对企业提出的具体技术需求筛选与匹配团队或成果,开展项目研发;参与企业项目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开发,验证项目工艺或技术的可行性;通过项目合作实现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协助企业培养与培训研究人员及技术人才,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
加强招才引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顶天立地,务实求真;智汇榕江,创享未来。”在榕江实验室里,这句响亮的口号催人奋进。“智汇榕江”,需要的是优质人才的引进,只有一批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切实提升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在人才引进方面,榕江实验室力度很大,成效也颇为明显:目前已引进30支院士、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总人才数超过160人,汇聚了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众多高端人才。同时,实验室同步吸收广东工业大学多名教师为双聘人员,逐步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组织开展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青年教授双选对接,辅助团队科研工作顺利进行;与广东工业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第一批研究生已于今年6月份陆续入驻实验室。
“能够成为榕江实验室的一员,在这里开展科研工作,为家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倍感自豪!”榕江实验室科研平台运行管理部部长、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化工与先进材料系副主任、揭阳市青年硕士博士联合会副会长章泽杰,是榕江实验室引进的揭籍科研人才之一。他表示,接下来将立足我市绿色石化产业发展实际,团结组织我市石化方面的青年硕士、博士,围绕石油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科技成果推广、产学研合作等内容,与我市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对接,助力我市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凝聚引领青年人才为建设产业强市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榕江实验室人才引进工作,我市还出台了《2023年至2026年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工作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组织市科技局下属事业单位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引进10名急需紧缺人才,助力榕江实验室高端人才团队引进。
有了一批高精尖人才的助力和“加持”,榕江实验室科研进度不断加快:目前,实验室正在开展20多个科研项目自立项工作,在研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收录论文总数200余篇。
建设中试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长、环节多,如何打通从实验室的“最初一公里”,到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中试是优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优质科技成果能否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切换主要取决于中试的成败。中试基地则为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
位于揭阳高新区的榕江实验室新材料加工应用中试基地里,车间、机械设备、检验检测仪器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各入驻企业的研发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记者了解到,目前,榕江实验室新材料加工应用中试基地已配备反应挤出中试线、挤出成型中试线、特种挤出成型中试线、超临界挤出发泡中试线等4条中试线,同时采购了包括试验双螺杆挤出机、注塑机、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在内的精密分析仪器20多台,可对新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分析。基地计划带动特种工程塑料(高温尼龙)、高强度发泡芯材、电子材料、功能薄膜、高铁轨道交通用缓冲垫和高端鞋材用超临界材料等6个中试项目签约落地。近期,该实验室已成功实现生物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和轨道交通专用TPEE弹性体产业化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完成2家实验室合作初创型企业的注册,后续将进入批量生产和销售环节。
此外,榕江实验室还与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合作共建新材料化工中试基地,该项目于今年2月在揭阳市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大会上签约,目前正在落实场地建设,建成后将有力促进特种与功能聚合物合成、精细化学品合成等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