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

〔清〕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天蓝釉是一种高温色釉。由“天青”演变而来,是清康熙时期创烧的釉色新品种,因颜色似晴朗天空中的蓝色而得名。天蓝釉同霁蓝一样也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但其氧化钴含量仅为霁蓝釉的百分之一,故呈色极为柔和淡雅。其色浅淡,浑然一色,似天空之蔚蓝而得名。康熙时期的天蓝釉瓷器釉色有深浅之分,深者呈淡雅的天蓝色,浅者釉色更显清淡。发色均较纯正,总体给人以柔和淡雅纯净之感。釉质莹润、坚密,釉面光亮。施釉较薄,釉层均匀。康熙器物瓷胎与瓷釉结合得非常紧密,故此类器物中不见有釉面开片现象。由于施釉较薄,烧制成型后于器壁棱角或口沿处呈现白色效果,有些口部则施以深蓝或酱色釉作为装饰。如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此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
天蓝釉色调淡雅匀净,令人赏心悦目,可与康熙时期豇豆红釉媲美,常作文房等小器的釉色。康熙之后各朝多有生产,不过颜色都不如康熙时期浅淡风雅,雍正、乾隆时期的天蓝釉颜色也存在较大差别。雍正时的天蓝釉瓷釉色亦有深浅之分,深者呈湖蓝色或碧蓝色,色泽柔和悦目。浅者显得更为淡雅,极少数近似于月白色。此时期的天蓝釉瓷器较前一时期普遍颜色略深一些。釉质均莹润坚密,釉面亮泽,有较强的玻璃质感。施釉匀净。器物口沿及棱角处釉层稀薄多为白色。多数器表与内壁的釉色一致,内壁施釉均匀程度较器表略微欠佳,而总体上能够保持与器表一致的瓷釉质量,如清雍正时期的碗十方形,敞口,圆唇,斜壁,下腹折收与平底相连,圈足,足底光凸呈泥鳅背状。通体施天蓝釉,外壁10面均用釉里红绘葡萄串纹。
艺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