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向塔吉克斯坦总…
·习近平同塔吉克斯坦总…
·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媒…
·全力打好“五外联动”…
·以家庭“微治理”促进…
·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
·树立粤东电动自行车规…
·揭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
·揭阳市气象局关于加强…
·新工艺新突破,瓷砖新…
·3项家具强制性国家标…
·开阔通透的现代家居
·鼓励丰富家装家居消费…
·厨余垃圾处理器头部品…
·1至5月移动智慧屏销…
·书房设计要考虑使用习…
·被橘子汽水治愈的盛夏
·爱上咖啡
·怀着希望勇敢前行,你…
·拔牙记
·薄壳鲜甜夏日长
·人间有味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薄壳鲜甜夏日长

时间:2024/7/6

 

沈贵芳

  我对潮汕夏日美食的记忆,不是街头小巷叫卖的草粿豆花,亦不是风味独特的各种生腌打冷,而是一盘寻常的炒薄壳。

  薄壳,是东南沿海特有的海产品,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海湾或岛屿的滩涂中。“薄壳”是潮汕人的习惯叫法,它的学名叫寻氏肌蛤。《澄海县志》有记载曰:“薄壳,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似凤眼,壳青色而薄,一名凤眼蚬,夏月出佳,至秋味渐瘠。”

  儿时夏日的黄昏,因为有了薄壳,往往变得鲜活起来。从市场上买来的成串的薄壳,一粒粒咬缀在“薄壳碇”上,闪着动人的光泽。母亲一声令下,我就蹦蹦跳跳地抱着盆子,坐在门第边,一粒一粒地把薄壳摘下来。洗净捡好之后,还要略浸盐水去除泥沙。摘薄壳多无趣呀,可那时风中飘来的几段潮剧显得格外动听,咿咿呀呀的,有时是《陈三五娘》,有时是《张春郎削发》,夹杂着的还有卖草粿的吆喝声和聒噪的蝉鸣。

  小小的人儿,愿意出卖劳动力并乐在其中,无非是垂涎着那盘鲜美微辣的炒薄壳呀。父亲的炒薄壳可谓色香味俱全。把金不换洗净摘细,蒜头剁碎,红辣椒切丝,和自带鲜香的薄壳一起放在小盆中,这盆充满着颜色挑逗和香味诱惑的薄壳,未下锅就先刺激着我的味蕾。随后,油锅热好,蒜蓉爆香,放入金不换,倒入薄壳,再把鱼露、生粉和生抽调制好的酱汁倒入,大火爆炒,并不断翻炒,当薄壳开口时,即可关火。此时,空气中早已弥漫着薄壳和金不换的香味。我总以为,如西红柿和鸡蛋是绝配,金不换和薄壳也最是相宜,以至于旧时家家户户几乎都要种一棵金不换等着炒薄壳用。辣椒、蒜头佐味,金不换释放香气,一盘炒薄壳,就成为“鲜”字的代名词了。

  终于,一家人围坐着,像嗑瓜子一样磕着这新鲜出炉的薄壳。夏秋时节,我们时常把饭桌搬到院子里,边纳凉边吃晚餐。偶有相熟的人经过,看着高高的薄壳堆,总会笑道:“哟,海山姿娘觅无奴囝哩!”这是一个潮汕典故,说的是饶平海山新妇一边抱着小孩吃奶一边自个儿吃薄壳,待吃完发现孩子不见了,其实是夸张极言其吃得又多又快,吐出来的薄壳壳堆积如山,把婴儿的脸都给掩盖了。

  所以,可想而知,我们对于薄壳这美味的追求有多甚!夹一颗薄壳,双唇一吸,舌尖一舐,薄壳肉连同壳里的汤汁便卷上舌尖,这滋味,想想都销魂。香港美食家蔡澜就曾赞赏有加:“享受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汤汁,没有其他海产比它更鲜甜的了。”每次有炒薄壳这道菜,我总能多盛半碗饭,然后美美地舀上两勺汤汁浇下去,仿佛吃的就是人间至味。

  当然,薄壳也有其加工生产技艺。渔民们采捞薄壳后,经加工脱壳煮熟,捞取其肥嫩肉块,俗称“薄壳米”。在澄海盐鸿镇,还有以薄壳米为原料的“薄壳宴”,如秋瓜煮薄壳米、薄壳米粿、薄壳米粉丝煲……引来食客如云。然而,曾经沧海难为水,时节一到,我心心念念的,还是一盘寻常的炒薄壳。每逢求学返乡的夏夜,我总会约上三两好友到常去的大排档,点一盘爆炒薄壳,配上两碗白粥,聊聊近况。这样一顿夜宵,就足以温柔整个夏天。

  又是一年薄壳时节了,一家人抢着磕薄壳的画面,又浮现在我心头。我相信,纵然岁月老去,那一颗颗爽嫩鲜美的薄壳也会串珠成链,年年在我心中点缀着每个夏天。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