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
·南河棉湖段: 千年古…
·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
·凝聚力量抓落实,开创…
·部署做好主汛期安全生…
·惠来县委原常委、统战…
·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时…
·用艺术构筑文化交流桥…
·抄表到户,助力园区企…
·砸缸的司马光与他的时…
·母亲的料理,藏着“五…
·她从阿勒泰有力地走来…
·【新书荐读】
·惠来县:持续开展人居…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榕江入海流·乡愁榕江”系列报道(9)
南河棉湖段: 千年古镇立道江

时间:2024/7/22

  日前,“榕江入海流”系列报道的第9站,来到南河棉湖段。

  南河棉湖段从凤江镇东光村仁里围沙洲由南往北流入,一路北行,至下浦村沈厝场纳自西而东的五经富水后,开始转为西南-东北走向,至鲤鱼沟村牛牯岭北部出境,全长12.3千米。

  炎夏的午后,“榕江入海流”报道组沿着揭西万里碧道,欣赏着南河堤岸秀美的风光,慢慢走近棉湖这个千年古镇。

  棉湖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有“千年古镇”美誉。镇区处于榕江南河中游平原,西、北为南河环绕,南北有云湖水贯通。甬莞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地理区位优越。这里常年气候温和、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记者 孙燕銮

  古称道江,霖田都一带水上交通要道

南河棉湖段水域图。阿 龙 制图

南河棉湖段鸟瞰。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 林碧鸿 摄

云湖公园。

  棉湖,作为在粤东地区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古镇,可溯至北宋初年。据传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棉湖已形成城寨,具备城防的规模,至今已历千年沧桑。棉湖素有“土田肥美,民物殷饶,衣冠之族,弦诵之家,甲于通邑”之誉,是潮汕著名集镇之一,俗语有“一庵埠,二棉湖”之说。

  历史上,南河棉湖段为榕江航道,由县城往西部的人流、物流均从这条水路经过,是沟通县域霖田都一带的水上要道,因而称这一河段为道江。棉湖亦因地处这条重要水路右岸而以河为名,称道江,至今,棉湖仍有道江社区,以及道江东路、道江西路等。

  由道江改称棉湖,是因古时棉湖镇区中心地带云湖公园两岸盛产木棉,地因木棉和云湖而改称棉湖。

  据棉湖镇副镇长许耿双介绍,明洪武三年(1370),巡检司迁入棉湖后,棉湖逐渐繁荣起来,成为明代揭阳西部重要的集镇。清康熙七年(1668),棉湖修建榕江码头,水运可上溯鲤湖(今里湖)、河婆,下通揭阳、汕头,最终到达出海口,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棉湖的农业、手工业(尤其是铁业)、制糖业和商贸得以长足发展,形成交易畅旺的圩市,在周边集镇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棉湖镇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全力打造“县域副中心”“区域性小城市”,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奋力开创棉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许耿双说,现在棉湖镇有市场主体8402户(企业1214户、个体户7188户);有餐饮商店635家;酒店公寓76家,住宿房间1562间,可同时容纳2300人住宿;外卖骑手约350人,日均配送量2.5~3万单;全天候5分钟实现快捷打车出行……2023年,棉湖镇被定为全市第一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之一,以及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许耿双说,棉湖不但经济发达,而且人文蔚茂,出了很多俊彦翘楚,有清光绪年间(1875~1908)进士、被梁启超称为“清易代第一完人”的曾习经,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许涤新等。

  衙署旧址:见证棉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棉湖城隍庙。

  据清乾隆《揭阳县志》卷首霖田都图附注:“棉湖寨,湖口司署,从前衙署在湖口村地方,前明洪武三年移驻棉湖,兹于乾隆二十六年重修。”据此,棉湖衙署于明洪武三年(1370)置,至今已有650多年。

  巡检司是明清时期设置的行使准副县级的建置,一般设于距县治边远的地方。揭阳县曾出现过两个巡检司:北寨巡检司和南寨(湖口)巡检司。对于近县治的都,一般都由县典吏直管,而边远的都则由巡检司分管。明代,湖口巡检司分管县西部的霖田都。

  鉴于棉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清代揭阳地域广阔,霖田都又离县城较远,为便于行政管理,清嘉庆十二年(1807),湖口巡检署移往河婆,改称河婆巡检司。与此同时,原驻棉湖的湖口巡检司衙署升格为“揭阳县佐堂”。

  设置揭阳县佐堂后,棉湖衙署大门两边书上了“湖口旧署,揭邑分府”大字,这些大字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还存在。衙署内两侧立许多石碑,记载着巡检司和佐堂的重要事项。

  1950年,棉湖衙署改建为棉湖人民戏院,衙署内的石碑被移为铺路石,散落于周边各地。现在,在棉湖衙署旧址内,只剩下一些旧建的路阶石。

  揭阳县署派出机构佐堂驻地棉湖,行使着副县级职能,管理着揭阳县西部的大片地区。不久,棉湖建起城隍庙,潮州府于是就有“九县十城隍”的说法。

  通常城隍庙是古代县级以上建制才有的特殊庙宇。棉湖设置了副县级“揭阳县佐堂”,因而顺应建起了城隍庙,潮汕地区自此出现“九县十城隍”特殊现象。

  1995年6月,揭西县文化局为棉湖“城隍旧址”挂牌,1998年列入揭西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4月,成立了城隍庙复建筹备组,多方募集资金,于2001年6月29日在原址正式动工,经过一年的精工修建,古庙旧貌重现!

  南门里古寨: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南门里景区中的郭氏大夫第大院。

  南门里是棉湖古城区与新城区交汇之处,云湖湖水贯穿通过,有揭西“小江南”之称。探寻棉湖曾经的繁盛,寻找棉湖最初的记忆,南门里这片棉湖古寨成了所有人的聚焦点。

  许耿双介绍,南门里古寨原有寨门7处,但随着朝代更迭、社会变革,昔日的“寨门”已烟消云散,古寨墙也变得残缺不堪。古寨始于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文物古迹或是近现代建筑星罗棋布,特别是从刣羊巷到大德爷宫的“十八弯”,在民居商铺之间夹杂着大量的祠堂宫庙。

  据统计,这里共有祠堂17座、公厅公室19座、府第11座、名居14座、牌坊5座、古戏台1座,还有九庙十五宫等。其中,郭氏大夫第是广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格局规模模仿宫殿形式,素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潮汕乔家大院”的美誉。兴道书院系清朝虎门提督方耀于同治六年所建,这既是一所名闻遐迩的学校,又是国民革命军东征时期棉湖之役指挥部的旧址。

  2015年,南门里获得“广东省古村落”称号。2020年,南门里申报成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滔滔东去道江流,千年古镇伫岸头。古韵今风,历久弥新,最美是乡愁。

  下期预告:五经富水

  总策划:蔡淡群

  总统筹:袁海生 袁惠亮

  统筹:杨燕斌 魏乐珊 李文胜

  协调:李统国 刘七华 刘汉立 文立刚

  执行:钟伟强 郑培亮 李伟城

  统筹策划:苏迎波 蔡逸龙 林宝凤 林广州 卢旭锐 黄晓鑫 钟 杰

        

  水利榕江(11)

  水资源知识

  一、水资源的含义

  水资源是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水资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主要存储于河流、湖泊和土壤中,还包括可利用的地下水等。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质、生产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不仅关系到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我国人多水少(我国人均用水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人均用水量的2/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破解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榕江流域水资源特征

  水资源总量是指降水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通过对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不重复量进行加总,可计算出流域内的水资源总量。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揭阳市年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地表径流量的变化与降雨量基本一致。揭阳市榕江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72.9mm.根据《广东省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揭阳市榕江流域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6.02亿立方米,其中榕城区为3.57亿立方米,揭东区为8.09亿立方米,揭西县为18.11亿立方米,普宁市为6.25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也即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根据《广东省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揭阳市榕江流域内多年平均地表水与地下水不重复资源量为1.40亿立方米,其中榕城区0.14亿立方米,揭东区0.32亿立方米,揭西县0.71亿立方米,普宁市0.24亿立方米。

  综上,揭阳市榕江流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42亿立方米,其中榕城区3.70亿立方米,揭东区8.40亿立方米,揭西县18.82亿立方米,普宁市6.50亿立方米。

  根据2022年《揭阳市水资源公报》,2022年揭阳市总供水量12.24亿立方米。其中,榕江流域总供水量7.20亿立方米,占比58.8%.在榕江流域总供水量中,地表水源供水量7.07亿立方米,占比98.2%.三、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我国加强水资源保护、保障水资源安全指明了方向,是做好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科学指南。在十六字方针指引下,水利部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和顶层设计:一是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二是建立刚性约束制度,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三是加快国家水网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四是强化河湖保护治理,提升水资源涵养修复能力;五是坚持科技引领和数字赋能,提高水资源智慧管理水平。

  文字整理:钟伟强 潘彬彬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