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
·南河棉湖段: 千年古…
·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
·凝聚力量抓落实,开创…
·部署做好主汛期安全生…
·惠来县委原常委、统战…
·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时…
·用艺术构筑文化交流桥…
·抄表到户,助力园区企…
·砸缸的司马光与他的时…
·母亲的料理,藏着“五…
·她从阿勒泰有力地走来…
·【新书荐读】
·惠来县:持续开展人居…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母亲的料理,藏着“五行”的智慧

时间:2024/7/22

 

  《母亲的料理时代》

  蒋 勋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6月

  □林 颐

  《母亲的料理时代》,一个朴素的书名。显然,与亲情有关,与饮食有关。

  然而,并不止如此。母亲的料理时代,它指向的,还有一个逝去的年代。那个年代,是木心先生所说的“从前慢”,从前的车马都慢,从前的料理,也是慢慢地拾掇出来的。

  “母亲掌厨的年代,还是农业、手工业时代,一般人的生活都简朴。家里的三餐,也都很简单。人少,两菜一汤;人多,四菜一汤。以蔬食为主,配米饭和面食。”

  蒋勋如此写道。这样的场景,也是我熟悉的。《母亲的料理时代》,也是我的母亲的料理时代。甚至可以说,连“料理”这两字,都太洋气了,我们小时候,就叫“做饭”。“妈,我饿了,我要吃饭……”一顿饭,包括几道简单的下饭菜,这便是庶民的日常,再平常也不过。

  可是,被中国文化熏养着,蒋勋看到了更多。他说:“母亲的料理是我最早五行的功课。”蒋勋说,他喜欢走进庶民的厨房,看大灶柴火熊熊,锅勺当当,大水沸沸,热气腾腾,陶瓮陶碗公,土石厚重,听大板刀切剁时砧板利落响亮的声音。

  只要稍微留意,我们就能发觉这段描述里所包含的“五行”元素。可是,平常的时候,我们有谁会注意到这些情形呢?又有谁会驻足观赏这种场景里的热闹活泼的生命力呢?

  木、火、土、金、水。所谓五行,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元素,中国人认为这是构造世界的基础。甜、酸、咸、辣、苦。所谓五味,是我们熟悉的饮食滋味,中国人认为这是料理的基本味道。

  蒋勋将两者挂钩,做了一番人生功课。庶民的居家生活,五行与五味,构成了意蕴丰富的因缘关系。它牵连着母亲在战火硝烟里的离乱岁月,牵连着从废墟里整理起锅碗瓢盆的日子,还有那些在厨房里挥着刀光的每一天,她用那把刀做出了千变万化的菜肴。

  “用五行的观念来看,那时候厨房有炉台,是土做的,炉子里面烧的是木柴。烧饭时跟兄弟姊妹帮忙母亲生活,先选细树枝,用报纸点燃,等火上来了,再添加大一点的柴。…… ”

  从前,人们使用灶台,掌握火候很重要,而木柴,要在平时晾晒,尽量去掉水分。急不得,慢不得。从前的日子,有着自然而然的节奏,有着自然而然的秩序感。

  这样子说起来,似乎有点矫情。仿佛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仍然执意要回到匮乏的过去。而我们都知道,没有谁真的要回到过去,回到吃穿都发愁的年代。我们,只是,“想”要回到过去。只是,想。只是,想要弥补现代生活缺失的那部分。

  在蒋勋看来,母亲的料理里隐约着“平衡”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他对身体或生命的看法。

  小时候,母亲带他去菜场,那些绿绿的青菜,一把一把,用草绳扎着,蒋勋说,他后来读到《诗经》里“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心里想到的,就是帮母亲放进菜篮的包心菜,“卷耳”成了生活的意象,美丽而且鲜明。所以,他很难接受太过人工化的料理,而敬重能把平凡日常做好的料理。他说:“五行的料理,强调的是当地当季。食材的当地当季,是我的身体渴望与土地对话,渴望与季节对话。”

  是啊。我们所追忆的,是那些制造、充盈生命感的重要活动,是母亲的料理所浸润的情感,是“五行”所容涵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