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日昌对联手迹
□洪生松
清末爱国革新政治家丁日昌(1823~1882)有一副对联手迹流传至今:“霁月光风真雅度,落花流水有诗情。”(原件收藏于揭阳市博物馆)据笔者所知,这副对联里面有一个词语很多人都念错。上联“雅度”二字,大多数人识读为“雅庆”,系形近致误。我们参阅王羲之等古代名书法家“度”字及“庆”字行书字帖可知,虽然这两个字行书写法近似,仔细辨认还是不一样的。除了根据书法章法结构判断是非,我们更可以从对联内容进行分析辨别。
笔者根据家藏几部权威工具书和相关材料,试就这副对联进行一番笺注,看看它到底应该识读为“雅庆”还是“雅度”。
先说上联:霁月光风真雅度。
1.霁月光风:喻人胸怀和易坦率。
宋代刘克庄《后村集》卷六三《刘应龙监察御史制》云:“尔仁而有勇,和而不流,接物见霁月光风,持身则严霜烈日。”亦参见“光风霁月”。
这里顺便补注一下“光风霁月”。
2.光风霁月:省称“光霁”。
(1)谓天朗气清。宋代刘克庄《后村集》卷八九《风月窝记》云:“故言风月者,曰清明,曰光霁。”元代范梈《范德机诗集》卷三《贵州》云:“若无光霁在,何以破朱炎?”
(2)喻人之风采。宋代刘克庄《后村集》卷十六《石塘感旧十绝》之六云:“光霁丰标今寂灭,灵明根性讵消磨?”亦喻人之襟怀坦荡。宋代俞德邻《佩韦斋集》卷十六《元正贺宫使赵制置札子》云:“恭惟某官,襟期光霁,德性冲和。”
在此我们可以先小结一下:“霁月光风”与“光风霁月”(光霁)同义反复,有时可以互换,意思一样。
3.雅度:有三个意义,分别笺注如下。
(1)正度,国家规定的法度。《晋书·张茂传》云:“每所经营,轻违雅度,实非士女所望于明公。”
(2)高雅的风度。南朝梁国沈约《怀旧诗》之九云:“豫州怀风范,绰然标雅度。”旧题宋代尤袤《全唐诗话·李约》云:“约雅度简远,有山林之致。”《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云:“尝闻贤人君子之涉世,即居仕路中吐握风云,亦宜有山水之雅度,如老先生今日是也。”亦作高尚的气度。《论衡·程材》云:“有俗材而无雅度者,学知吏事,乱于文吏。”
(3)高雅的度量。晋孙绰《颍州府君碑》云:“君天纵杰迈,奇逸卓荦,茂才量拔,雅度恢廓。”唐代王勃《三国论》云:“然备数困而意不折,终能大启西土者,其惟雅度最优乎?”宋代苏轼《与人书》之四云:“恃公雅度阔略细谨耳,然亦惶恐不可言也。”清代文康小说《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云:“谁知他竟无一字怨尤,益加佩服老师的学识雅度。”
有趣的是,笔者顺便查阅寒斋所藏七八种古今权威辞典,竟然都查不到“雅庆”一词,虽然我们平时经常会看到用到它。
以上笺注上联。下面继续笺注下联。
1.落花流水:
(1)形容残春景象。唐代《李群玉诗集》中《奉和张舍人送秦縺师归岑公山》云:“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2)比喻事物衰败。唐代释贯休《禅月集》卷二一《偶作因怀山中道侣诗》云:“是是非非竟不真,落花流水送青春。”
(3)比喻七零八落不成局面。明代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云:“八戒道:”这厮锐气挫了。被我那一路钯打进去时,打得落花流水,魂飞魄散!‘“
2.诗情:
(1)作诗的情绪兴致。唐代刘禹锡诗《秋词》之一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宋代陆游诗《瀼西》云:“亦知忧吏责,未忍废诗情。”清代王夫之诗《东阁梅》云:“香国扬州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
(2)诗一般的美妙意境。当代诗人郭小川诗《春歌》之一云:“不是我舍不得花费笔墨,只因为春天的诗情太浓太多。”
限于篇幅,无法多举例说明。笔者认为有以上这些典型文字材料,足以佐证笔者的识读了。
综上所述,笔者的最终结论还是:丁日昌这副对联手迹,释文应为“霁月光风真雅度,落花流水有诗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