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
·“一超多强”产业集群…
·传承千年玉文化 擦…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
·满眼“中国红”,国庆…
·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
·光明之路 正义之路
·揭阳古城:两溪葫芦福…
·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向上…
·筑牢安全防线 确保…
·深入推进隐患集中排查…
·用言行诠释爱的真谛
·上百名建设者齐唱《歌…
·预计到发旅客量超75…
·为困境儿童撑起“暖心…
·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素质
·惠来:农村精神文明建…
·共筑质量强市 共享…
·进一步提升海外知识产…
·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电动…
·企业首席质量官谈质量
·天地人神的世界 (节…
·从繁华到隐逸的美学探…
·当你仰望星空
·【新书荐读】
·为揭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天地人神的世界 (节选)

时间:2024/9/30

 

  (选自《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

  许倬云 著

  九州出版社

  2018年11月

  □许倬云

  我们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根底在哪里?我们中国人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资源是什么?

  历史的颠簸和挫折,使得中国文明丢失了不少本来具有的好传统。许倬云先生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看做一种多元互动的秩序,重新反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中国文明,从天、人、群、己各个角度呈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希冀在文明的土壤中发掘养分,追寻和唤醒那些被遗忘的精神余沥,滋养和灌溉当代中国人的内心。

  今日世界的现代文明,承袭了犹太-基督教的传统,总是将人的起源归结于上帝造亚当、夏娃的故事。而且紧接着,就是人犯了违背上帝意愿的原罪,人的赎罪,只有通过坚定地信仰上帝一途。其实,世界上各处的民族都有各自的神话系统,人的出现也因此有不同的传说。这一章将从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的起源说起,以解释中国文化传统中人的地位的独特性,其取径与上述西方上帝造人完全不同。

  中国疆域广阔,各地造人的传说也并不完全一致。不过,至少在战国时代,盘古开天与女娲造人已经是大家都接受的一个说法。这一个盘古、女娲传说,应当是起源于华中长江流域蛮苗系统的古代民族。可是,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作品《天问》,就以这个传说作为开天辟地和人类起源的说法。

  在没有开天地以前,宇宙是一团混沌。混沌的形状,就如一个巨大的圆卵。圆卵忽然裂开,其中坐了一个盘古,他举手将轻清的空气往上推,成为天空,将重浊的物质往下压,就成了地面。盘古的骨骼成为山岭,血脉成为河流,毛发成为草木——世界出现了。因此,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老庄所说的“无为有之母”,以及“混沌”是最原始的形态,颇与这个说法互相符合。从无生有的自然演生观,确实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它与中东出现的另一重要文化系统,以及其后代犹太-基督教的宇宙观,有极大的差异。

  如此解释宇宙的起源,似乎比先有一个无处着落的上帝更具有哲学意味。否则,大家还是会问:上帝又从哪里来?今天的天体物理学讨论到宇宙的起源,其基本的假设是:宇宙从一个点开始,然后爆炸为宇宙。我们一样会问,那个点在何处?在数学意义上,点不占空间,因此等于零——然而,这零又怎么可以爆炸?

  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中,盘古之后,女娲出现了,女娲也就是女性的意思。在道教的神道系统中,女娲就相当于斗姆,在今日的民间宗教中,“先天老母”应当就是女性的原始。这一观点,也与老子所说“元妣”的观念相当。女娲用黄泥和水,捏成人形并给予其生命,就成为人类。

  女娲这个角色,不仅是人类的创造者,也是宇宙的整顿者。在水神共工发怒,撞倒了天柱不周山后,女娲烧炼地上的彩石,补上天的缺口。大水泛滥时,女娲又用炼灰堵上了泛滥各处的洪水。从这个方面看,女娲的力量是地的一面,与天对立而相辅。女娲虽然有如此的神力,然而女娲并不是统治宇宙的神祇——她不是上帝,而只是代表一个力量,母性和大地的力量。与她相对的,应当是上天和男性的力量。战国和汉代的石刻图像中,常见伏羲与女娲。两者都是人面蛇形,二尾交缠,象征着交配。他们二人手中,一个手持圆规,一个手持矩尺,可能就是天圆地方的象征。综合上面所说,女娲造人和补天,只是象征着母性的原创力。这一个传说的意味,毋宁指出“人”本身是自然出现的,并不是屈服于上帝的子民,更不需背负上帝与人的契约。

  我们也可以有另一可能的阐述:女娲的补天大功——东南边的天被共工撞塌了,女娲炼石补天,再加上炼灰堵住泛滥的洪水——这两大功业,都隐喻着新石器时代烧窑制陶和制作精美石器的背景。伏羲是牧养牛群的游牧阶段,伏羲与女娲的并列,也未尝不能看作游牧与农业的结合,象征新石器时代生产方式转换的背景。上述这两种形象拼合在一起,也都是陈述人类演化的不同阶段,以及阴阳交配的观念。这些传说,在一般庶民百姓的精神生活方面,可能影响并不会很大。

  关于中国古代的信仰,我们在另一章会更详细讨论。目前我想介绍的是,宇宙的神力和人的关系。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在太平洋沿岸,从辽宁的红山文化一直到浙江的良渚文化,都有高天的信仰,而且是以太阳作为象征。太阳高高在上,成为中国“昊天”的起源。红山文化的高山上,有女神庙,还有酋长或祭司的坟墓和祭坛。祭坛、坟墓四周,都有中空、无底的陶罐,围绕基地。这一安置,毋宁是象征天地之间的沟通,而以神圣的地址作为相通的管道。墓主是一个尊贵威严的人物,还有法器陪葬,他也许就是大祭司或者酋长,负责天地之间的沟通。

  在良渚发掘出一个琮形的玉器,即一个外方内圆的玉管。有人说,琮形玉器的上面是一个圆盖,下面是一个方底,这也象征着天和地之间的沟通管道。还有一件琮上,刻着一个飞行的神像。也许他就是天神?或是神的使者?还是人间负责与天地沟通的巫师?我们不知道。在另外一些琮器的边上,往往刻着一只飞鸟——在许多地方的传说里,飞鸟常常是天神的使者,这些良渚的鸟形,是不是也是天和地之间沟通的使者?在渤海湾四周的太昊和少昊文化的传统,他们在古代的首领们,太昊系统是以云为号,少昊是以鸟为官——这种安排,也正是象征着天和地之间,经由人这个层面,会有一定的沟通机制。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