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为文旅融合贡献文博力…
·点亮乡村颜值 绘就…
·聚焦产业链互补联动 …
·秋日露营“兴” 装…
·为什么要建立轻微犯罪…
·“幼”见交警 安全…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提…
·假日人气旺 市场活…
·“北京中轴线”假期游…
·国庆假期“古建游”受…
·10月7日全国铁路单…
·国庆假期全国主要高速…
·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最…
·我国失业保险持续扩面…
·新战法新技术运用引担…
·新一轮巴以冲突一周年…
·伊朗官方否认“圣城旅…
·今年以来埃及苏伊士运…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
·中企车队在巴基斯坦南…
·巴基斯坦总理强烈谴责…
·2023年全球河流“…
·印度举办露天航展 高…
·丰富供给庆国庆 便…
·国庆文旅“解锁”新玩…
·到小城旅游究竟“玩”…
·为群众出游提供更多选…
·旅游业呈高速增长良好…
·让游客获得更好旅游体…
·孩子没有主见,家长该…
·父亲送我解放鞋
·阿婆的空中菜园
·10月将有超60只新…
·建设银行为客户提供家…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
·让优良品德在学生心中…
·家门口上好学校
·我眼中的林妹妹
·荷 塘
·庆祝祖国华诞 激发爱…
·《芙蓉镇》
·锄奸行动历史:铁血惩…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市博物馆新馆开放满2年接待观众近50万人次,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打卡地
为文旅融合贡献文博力量

时间:2024/10/8

 

今年国庆假期,市博物馆吸引一批批市民游客前来打卡。通讯员 摄

  □记者 蔡烨华

  展厅里游客熙熙攘攘、主题社教活动场场爆满、志愿讲解服务生动有趣……今年国庆假期,市博物馆再次开启“高峰迎客”模式,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 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丰富多彩的文博之旅中,感受历史文化魅力,共抒美好家国情。

  作为揭阳重要的文化地标和历史文化展示窗口,市博物馆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延续历史根脉,传承灿烂文化,赋能美好生活,成为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前沿阵地。据统计,市博物馆新馆(以下简称“揭博新馆”)自2022年10月1日开放至今已满2周年,累计接待观众近50万人次,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打卡地,也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晋身市民游客喜爱的打卡地

  位于市文化中心的揭博新馆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外观大气稳重、古朴典雅,占地面积43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2平方米,其中展厅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现有馆藏藏品11235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45件/套,涵盖石器、陶器、瓷器、铜器、木雕、书画、古籍等众多类别。馆内设有“揭阳通史陈列”“揭阳革命史陈列”“揭阳名人展”“揭阳民俗展”4个陈列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从揭阳的历史沿革到历代的文物遗存,从振奋人心的革命历程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用清晰的脉络勾画揭阳的“前世今生”,溯源揭阳文脉传承与地域文化。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揭博新馆积极“上新”各种临时展览,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提供重要精神力量。其中,该馆自主策划举办的“汉唐遗韵·大美潮汕——谢燕珊的剪纸世界”和“写字吟诗——孙淑彦先生捐赠书画作品展”两个专题展,将深厚的揭阳文化和独特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让观众感受艺术之美、文化之美。

  开放2年来,凭借独特的文物馆藏和丰富的展陈展示、多彩的社教活动、优质的服务,揭博新馆已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打卡地,累计接待观众近50万人次,开展100多场次的教育活动,参与人数近万人次,微信公众号的总阅读量更是高达30万次;同时,以排名第39位上榜2023年第二季度广东省热搜百强博物馆榜单,成为揭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阳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

  多彩社教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知识的殿堂,也是向公众传播文化、促进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开放2年来,揭博新馆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活化利用文博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将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博物馆的“文化资源”精准对接,融知识普及、文化体验、思想教育于一体,不断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价值,揭博新馆精心打造“我们的节日”品牌,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新路径,让广大观众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在国庆、五一等重大节日以及“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主题节日,揭博新馆精心策划各种具有较强互动性、体验性的主题文化活动,吸引大量少年儿童前来参与。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历史和博物馆的浓厚兴趣,更为文化传承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八一建军节到了,孩子们可以在这儿学习国防知识,参加军备模型制作活动;中秋节来了,可以了解中秋的历史文化知识,动手制作竹编小灯笼。这个国庆假期,活动就更丰富了,传递国旗、拼装天安门模型、拼中国地图等,让孩子们在博物馆感受到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市民张先生表示,自己经常带孩子前来参加社教活动,体验愉快,收获满满。“现在大家都知道,每逢节庆、假期,博物馆一定会有活动,报名预约一出来几分钟就会被抢光。”正如张先生所言,揭博新馆精心策划的社教活动广受好评,更让市博物馆成为许多家庭亲子互动、文化休闲的新晋打卡地。

  为更好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市博物馆还积极走出去,组织开展进社区、进校园活动18场次,丰富基层群众和校园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提升公众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需求的认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历史文化传统、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博物馆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用科技和创意赋能文博服务

  为让市民和游客获得全方位、沉浸式的观展体验,揭博新馆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创新展陈手段,想方设法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运用雕塑、壁画、创意造型、场景化、多媒体互动、声光电合成技术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与新媒体技术,极大地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让步入其中的人们沉浸式地与历史跨时空对话,与文化跨时空交流,感受厚重的历史和深邃的文明。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市博物馆更是积极拥抱新科技,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用创意和科技为文博服务赋能,推出“VR 数字全景展厅”“线上导览”“语音导览”等智慧导览服务,通过新媒体平台、数字博物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渠道,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让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无论游客身在何处,都可以跨越地域限制,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走进”揭阳博物馆,了解揭阳历史,品味地域文化。同时,该馆利用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2年来共发布展览资讯、特色活动、藏品等各类信息近300条,增强与公众的互动,拓宽了文化传播的边界。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馆作为联接文化和旅游的纽带和桥梁,日益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和城市旅游发展的有效载体。市博物馆主要负责人表示,该馆将不断创新展览形式和教育宣教形式,让文物与观众“亲密对话”,促进历史与时代的“碰撞交融”,以优质文化滋润美好生活,以多彩活动助力文旅融合。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