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
·习近平在巴西媒体发表…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拓展…
·前10个月我市外贸进…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
·共叙乡情乡谊 共创…
·怎样理解制定乡镇(街…
·深化交流合作 促进…
·我市气温下降 海上…
·全力保障旅客平安出行
·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党…
·为“五老”和青少年提…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
·全国首款政策性竹笋种…
·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 …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
·智慧 绿色 深蓝
·俄气断供奥地利 欧…
·专家提醒做好早期预防
·前10个月中巴双边贸…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落幕
·2024世界青年科学…
·趣味运动 快乐健身
·国产医药工业开启创新…
·风格迥异 各领风骚
·新手买车,要注意什么…
·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
·四款车型获国内首批汽…
·揭阳建行私人银行及部…
·古书院的源流与现代发…
·第一部分 陶瓷器⑧
·“合厝人意便是好工夫…
·崇光岩游记
·秋季的思念
·听茶
·诗 歌
·今生难断母子缘
·以法服务“百千万工程…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挺进”地球深部!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时间:2024/11/18

 

11月17日拍摄的靠泊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发

  “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这是人类长久以来的科学梦想。如今,中国最新入列的科考船有望将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17日,拥有最大11000米的钻深能力、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

  海风猎猎,迎接梦想起航。全长179.8米,宽32.8米,排水量42600吨的“梦想”号,整装待发。

  它是我国目前吨位最大的科考船,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120天,载员180人。它的稳性和结构强度按16级超强台风安全要求设计,可在6级海况下正常作业,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

  作为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领域的重大突破,这艘大国重器被寄予厚望。“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承担着深海资源勘探、大洋科学钻探和深远海科学考察等多项使命,对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推动深海关键技术攻关、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梦想’号获取的地球深部岩心样品,可为全球科学家了解地球板块构造、大洋地壳演化、古代海洋气候和生命演化等提供最直接的证据,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局长许振强说。

  “‘梦想’号汇聚了海洋、地质等多个领域最顶尖的科技成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工程量和工程难度远超普通船舶。”中国船舶黄埔文冲总经理罗兵说。

  全国150余家参研参建单位聚众智、集众力,用三年时间完成建造任务,建造周期较国际同类型船缩短了一年多,主要性能指标全面领先,充分证明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强大优势。

  向地球深部挺进有多难?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与地球约6371千米的半径相比微不足道。有科学家形象地说,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一个鸡蛋的话,目前人类对地球的研究,仍还在“蛋壳”上。

  穿透地壳,才能接触到地幔——占地球体积的4/5、质量的3/4的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化学储库”,充满未解之谜。而被称为“莫霍面”的地幔和地壳分界面,在大陆之下约30至40公里,在大洋之下约6至7公里。也就是说,从深海向下钻探,更容易达到和突破“莫霍面”。

  为此,“梦想”号配制了全球首台兼具油气勘探和岩心钻取功能的液压举升钻机,顶驱的举力达到907吨,具备4种钻探模式和3种取心方式,可满足大洋钻探取心和深海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不同作业需求,综合钻探效率、硬岩钻进能力大幅提升,钻采系统国际领先。

  中国船舶第七○八研究所“梦想”号总设计师张海彬说,“梦想”号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攻克多项世界级船舶设计难题,国际首次创新集成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多种功能,构建起我国自主的超深水钻探装备设计建造技术体系。经两轮海试验证,“梦想”号主要性能指标优于设计要求。

  作为全球领先的深海作业平台,“梦想”号堪称海上移动的“国家实验室”,科考实验功能和信息化水平国际领先。全船建有基础地质、古地磁、无机地化、有机地化、微生物、海洋科学、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钻探技术等九大功能实验室,总面积超3000平方米,配置有全球首套船载岩心自动传输存储系统,可满足海洋领域全学科研究需求。

  在可预见的未来,承载着全人类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和开发海洋共同梦想的“梦想”号,不仅会在中国海洋科考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也将在全球海洋探索中承担重任。

  “‘梦想’号的入列,将为我国加强基础研究和深海资源勘探提供强有力保障,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科技强国不断注入力量。同时,将为全球科学家开展大洋科学钻探研究提供重大平台支撑,对拓展国际地学研究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李金发说。

  新华社广州11月17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