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伟
食物跟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季节、每个节气都有标志性的美食。这样来说,享用美食需要一定的背景来衬托,这样心理上的舒适感和愉悦感会加倍。不知你留意到了没有,美食与天气也有着有趣的关系。
我这样一说,你肯定一下子就想到了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没错,这首诗算是美食与天气的完美标配。冬日傍晚,天气阴沉,眼看一场大雪即将来临。如果在雪花飘飞的夜里,与朋友对坐畅饮,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这时候的最佳美食,非火锅莫属。红泥小火炉已经备好,气氛已经酝酿得足足的。这样的场景,想想都令人神往。冬夜里,屋外雪花纷飞,屋内热气腾腾,既吃出了一份美味,也吃出了一份美境。美食让雪夜不再寒冷,雪夜让美食更具风味。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大观园的才子佳人们在雪天吃烤鹿肉,氛围感拉得满满的。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在雪天,其中的意趣就会打一半折扣。曹雪芹在意境营造上绝对是高手,那样的场景,那样的画面,实在堪称经典。
风雪天气,人们对美食就比较讲究。一方面因为风雪天无法外出做事,只好专注于室内的一方天地,对美食的追求就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既要保证口味,又要有抚慰心灵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经典场景,闲暇时忍不住要模仿一下。我有位男性朋友,喜欢在风雪之夜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以为那样就像古代侠客一样,无比豪爽。听着呼啸的风声,看着漫天的雪花,酒喝到微醺,他觉得侠肝义胆油然而生,仿佛能在风雪之夜穿越一样,去圆少年时的英雄梦。
天气确实能够为美食增添一份别样的味道。风霜雨雪的天气,都可能成为人们享受美食的最佳背景。下雨的时候,你最想吃的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说:饺子。大诗人杜甫说:“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韭菜与雨天是最佳搭档,韭菜不管怎么做都好吃。对我来说,雨天做韭菜鸡蛋馅饺子是美事一桩。这个习惯,源自小时候。每逢雨天,一家人无法下地干活,只好在家“歇雨工”。每逢这样的时候,母亲就张罗着包饺子。雨下个不停,她冒雨在院子里的小菜园剪几刀韭菜,回屋择好洗净,放在案板上剁碎。在淅沥的雨声中,传出刀击案板的“当当”声。很快,一屋子的韭香弥漫开来。母亲招呼我煎几个鸡蛋,“滋啦”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蓬开,散发出浓香。那样的场景,真可谓有声有色,有香有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像过年一样。这样温馨暖人的家常小景,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中。后来的这些年里,每逢雨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饺子里面,有久违的童年味道,还有永生不变的家的味道。
在我的记忆中,美食与天气的绝妙搭配有很多。初冬之时,寒冷来袭,自然界一派凋敝。整个世界的调子往下沉,人特别容易生出惆怅伤怀之情。这时候,母亲就会用新收的白菜做大炖菜。白菜、豆腐、粉条、猪肉,热热地炖一大锅,再热热地吃下去。任凭外面寒霜遍地,你的心里仍是温暖的。冷色调的情绪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热气腾腾的昂扬之气。
不同的天气,我们喜欢享受不同的美食。人们大概就是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无论阴晴雨雪,不管风霜冰雹,都要好好做饭,好好吃饭,为自己积蓄不断向前的力量和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