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
·够“潮”够精彩!邀您…
·贴“福”迎新春
·营造节日氛围 感受浓…
·海鲜满码头 年味正…
·揭阳特色罐头“罐”通…
·共商发展大计 构筑…
·共叙榕水桑梓情 同…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
·共同营造平安祥和的节…
·胖嘟嘟的番薯成了致富…
·一封跨越近千公里的感…
·为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
·把温暖送到劳动者心坎…
·新春送健康 平安过…
·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
·安全用气提示
·今年春节,你去哪儿吃…
·春节日期原来是这样来…
·红红火火迎新春
·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
·低温也会烫伤?别让“…
·1月央行开展1700…
·薪火相传铸警魂 新春…
·机票改签被诈骗,揭东…
·丰富儿童寒假生活
·运动消闲成市民度假新…
·外国游客眼中的“春节…
·春节假期将备好备足精…
·2024年国内出游人…
·中山大学专家来揭调研…
·春节假期出游提示
·“读、写、用”三位一…
·开启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四部门提示:
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

时间:2025/1/28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的提示,近年来,“云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高发,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发展农业产业的幌子,将正常的农产品种养、销售包装为投资融资活动,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侵害公众合法利益,损害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云养经济”领域欺诈活动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以“农业+科技”为噱头,炒作田园生活、有机生态、智慧农业等热点,伪造养殖、种植的视频图片来虚构或夸大实际生产场景,对外宣称低风险、高收益,但真实经营模式难以支撑其承诺收益;二是网络属性强,不法分子依托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开展运营,通过网上支付工具收付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资金监管和追踪难度大;三是存在多种违法犯罪风险,不法分子以种养收益分红、农特产品返还等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有的利诱参与人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涉嫌非法集资、传销等多种违法犯罪行为。

  有关部门提示广大公众,提高对“云养经济”领域相关风险的防范意识,做到对高额返利不动心、对宣传炒作不盲信、对熟人介绍不盲从,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同时,请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日常生产经营,不超范围经营或违规从事金融活动,不与五花八门的“云养经济”平台合作,避免逾越法律红线。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