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
·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全市共发送旅客376…
·2024年民营企业在…
·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
·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
·打造“金名片” 畅…
·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
·全力打造榕城高品质生…
·人大代表走进法院共话…
·拟增加规定不得实施没…
·农村高额彩礼怎么破?…
·最高法发布严惩电信网…
·开学第一课 非遗进…
·老人缘何“困”在手机…
·我国拟修法促进民航业…
·药品追溯码归集超20…
·62家“旗舰”医院带…
·将中国企业和市场拒之…
·中国华融国际控股有限…
·英国《金融时报》:中…
·中国馆在法国农博会焕…
·洛杉矶旅游展闭幕 …
·美国关税威胁加剧欧洲…
·新研究:减排政策能显…
·全球首次!在子宫内有…
·东部冲突已致约700…
·将向乌克兰索要“任何…
·以色列要求叙利亚南部…
·法国窃贼买彩票中大奖…
·踏青赏花成主线 女性…
·节后出境游市场迎错峰…
·在浚县过年,感受中原…
·优化旅游等领域消费环…
·“开门”迎客渐成文旅…
·浦东机场外国游客入境…
·家有“爱出风头”娃,…
·爱的回馈
·我是最厉害的大野狼
·成交额超2万亿元 …
·公募机构争相布局科技…
·金额超300亿元!基…
·以教研为驱动,赋能师…
·交流互鉴促成长 共…
·原来,阅读教学可以这…
·开展防震安全演练
·部署教学教研工作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明确中考备考方向
·郭光:任事不避嫌怨,…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在浚县过年,感受中原地区的春节气息

时间:2025/2/25

 

古城门外的社火表演让游客感受到浓烈的春节气息。   谢锐勤 摄

  农历正月初五,从南方的广东汕头赶到中原的河南浚县,挤进摩肩接踵的人流,走过饱含沧桑的古城门,欣赏历史悠久的社火,沉浸式感受中原地区的春节气息。

  豫北平原上,浚县古城依偎在黄河故道旁,大运河宛如一条玉带,将古城揽入怀中。大伾山与浮丘山东西对峙,与四座古城门一起守护这座千年古城。“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史上,商船络绎不绝,货物堆积如山,浚县古城见证过“九河通衢”的繁华。

  到处挂灯笼,结彩带,似乎全县人都涌进古城,将过年的热闹气氛烘托到极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的遗迹抬头低头间皆是,其中的古城门、文治阁、黎阳仓尤为突出。

  古城门是浚县的地标。东门“迎旭”、西门“挹爽”、南门“拱极”、北门“瞻阙”,且有西便门允淑门讲述“淑人君子,怀允不忘”的来源,西便门水驿门诉说漕运繁荣和公牍传递的故事。城墙蜿蜒如龙,城楼飞檐翘角,旌旗高高飘扬,令人回到古代。城门连接浚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今墙根的生意依旧火爆,吆喝声此起彼伏。

  文治阁矗立于古城中心,通高约20米,上下分楼、台两部分,飞檐如翼,好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是浚县灿烂文明的象征。遥想数百年前,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张皙在此“飞笔点太原”,赵质在此狂草《文治阁记》,一篇篇华章掷笔而成,一幅幅翰墨挥毫而就,不逊于滕王阁上盛景。眼前的文治阁,依然是浚县社火的中心。

  黎阳仓遗址已探明84个,残存的仓窖仿佛在诉说隋唐时“天下粮仓”的盛况。黎阳是浚县旧称,得到黎阳,天下也就在囊中了。于南方而言,“苏湖熟,天下足”;于北方而言,“黎阳收,顾九州”;黎阳仓是“浚县过年”民俗的底气。而今,游人在仓内学习制作泥咕咕,孩童在仓间嬉戏欢笑,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新鲜的活力。

  构成古城精神坐标的,还有文庙、关帝庙、世袭翰林府等古迹,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脉的传承,一起衬托浚县古庙会的声势与氛围。

  时近中午,北城门外的社火表演将年味推向高潮。最先登场的是鱼灯舞,数名少女身穿古装,头戴簪花,手持眼睛鼓鼓的鱼形灯笼,伴随乐声翩翩起舞。她们身姿轻盈,如游鱼戏水,灯笼随着舞姿起伏,时而轻踮碎步转成圆圈,时而快速游走扭出S形,恰似“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意境。若是夜幕下鱼灯亮起游动,当更加惊艳。

  竹马表演紧随其后。超10名妇女身披彩衣,腰系竹马,化成武将,随着鼓点变换队形。马铃叮当,人影绰约,在战鼓等打击乐伴奏下,她们时而排成方阵,时而化作长蛇,时而变成双龙,如同古代将士排兵布阵,灵活多变。她们马步轻快,笑得合不拢嘴,脸上挤出大皱纹,宛若找回少年时的快乐,让观众也跟着雀跃起来。

  踩高跷的队伍已久候多时。以青少年为主,身着长袖彩衣,手持鼓槌、彩扇、手绢、红绸等道具,装扮成各种角色,不少还是男扮女装。他们足踩丈余高的木跷,时而金鸡独立,时而俯身探花,时而快速聚拢,时而环圈而行,均如履平地。浓厚的妆容遮掩不住他们青涩脸庞上的骄傲与得意,那是对技艺的自信,对传统的热爱。

  压轴登场的是舞狮。金狮和蓝狮在梅花桩上比武,辗转腾挪,摇头摆尾,时而威风凛凛,时而憨态可掬,头顶的两根狮毛随着舞姿甩动,英气逼人。突然,在连续三次跳跃后,金狮后面的舞者不慎落下梅花桩,但他随即变成一个自然的扭身,继而跃身上桩,又连跳到最高桩,与蓝狮一起高高放下一幅国泰民安的对联,喜气。

  表演结束了,我也饿了。石子馍的摊前都排长队,面团在滚烫的石子上翻飞,灌上鸡蛋,就变成金黄酥脆的馍饼。咬一口,外酥里嫩,麦香四溢。豆腐脑也供不应求,豆渣状,浓稠,像老豆腐,淡淡的清香,咸味中又略有豆子特有的甜味,配上香菜,回味无穷。

  下午,人越来越多,连水都流不出去了。行走在千年古街上,无数浚县人的笑脸扑面而来。在这里,传统不是冰冷的文物,而是鲜活的生命;文化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当下的生活。浚县人的年味不为游人,不为利益,而为自己。他们既娱乐乡亲,用热情和坚守,让这座古城永远年轻,让这里的年味永远醇厚;也娱乐自己,用热爱和乐观,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让这里的生活永远热气腾腾。

  “老家河南·浚县过年。”这,或许就是浚县最动人的魅力,就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

  谢锐勤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