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关爱和支持,正确引导孩子关注需求,让孩子知道不通过出风头的方式,也能得到关心和重视。林洁松 摄
□记者 陈伟生 通讯员 何 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会发现这样的场景:孩子炫耀道“我的羽毛球是名牌,你们都没有”;或是自信满满地宣称“这个我会,那个我也会”;又或是骄傲地说“我生日蛋糕是冰淇淋蛋糕”,甚至还会要求“你们都得听我的,我说的才是对的”。孩子喜欢在各种场合展现自己,渴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家长担心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容易产生虚荣心和不尊重他人,影响人际关系和今后的发展。
对此,专业人士表示,孩子的这种爱出风头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孩子的自信与表现欲,但如果过于强烈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家长需要掌握有效的方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培育出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事的孩子。
导致孩子“爱出风头”有五主因
孩子爱出风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背后其实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汕头市乐见田心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洁婷分析认为,导致孩子“爱出风头”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出风头是他们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通过展示自己,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赞赏,从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通过出风头,孩子在寻求一种自我价值的确认。当他们的行为得到外界的认可时,会强化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让他们更有信心面对挑战。
二是缺乏自信。孩子爱出风头通常是内心缺乏自信的无意识表达,他们以过度的自我夸耀展示自己,证明自己是优秀的,获得他人的肯定,满足自我成就感;同时,爱出风头也是孩子在寻求情感上的安全感,他们认为展示自己在某些方面很出色时,会更有保障,这种安全感有助于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探索和发展。
三是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的孩子的自我意识、虚荣心过强,他们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于是在外人面前进行自我炫耀,而一旦有人比自己优秀,就会心生嫉妒和不满,非要争个高低。
四是同伴影响和竞争压力。孩子在群体中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为了融入某个特定的圈子或群体,让自己更有归属感、安全感,他们可能会通过出风头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地位,避免被边缘化;有些孩子会模仿那些在群体中受欢迎的孩子,通过类似的行为来获得同伴的认可和接纳,这也是他们爱出风头的原因之一。
五是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经常鼓励孩子表现自己,并给予正面的激励,孩子会更加愿意在外人面前展示自己;一些父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这时孩子可能会以自吹自擂等出风头的方式迎合父母的期望,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赞许。
七个办法帮助家长改善孩子“爱出风头”行为
孩子爱出风头,家长该如何引导呢?对此,陈洁婷给出了建议。
一、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每个孩子都有被关注和认可的心理需求,当孩子觉得在家庭、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感到被忽视了,就可能会通过出风头的方式和行为表达内心的情感,让他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家长要理解这是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是寻求认同的一种表现。因此,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并通过日常的互动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心,特别是在孩子感到孤独或缺乏安全感时,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关爱和支持,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的外在表现如何,家长都会一直爱他、支持他,这种无条件的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减少为了获得注意而过度表现自己的行为。家长要保持耐心,多与孩子谈心,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正确引导孩子关注需求,让孩子知道即使不通过出风头的方式,也能得到关心和重视。
二、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爱出风头、过分展现自我,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孩子想获得长辈和他人的尊重和肯定却不知如何做,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和树立自信心,如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清楚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合理地展示自己。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赢得尊重并不需要极力地炫耀自己,让孩子能够做到以正确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并不是选择说大话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实力。家长也可以通过定期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帮助孩子理解出风头的背后原因,并探讨更健康的表达方式。
三、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表扬,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所在,提升孩子内在的自信,如当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色时,家长要多鼓励,特别是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坚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引导孩子尝试不同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在不同的领域中找到自我价值,建立自我认同,让孩子不再单纯靠出风头来证明自己。
四、制定规则和目标。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则,帮助孩子明确界限,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适当的行为、什么是不当的行为,了解在某些场合可以适当地表现自己,在某些场合则需要保持谦逊和礼貌,让孩子学会谦逊和低调,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并鼓励孩子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这有助于孩子将注意力从出风头转移到更有建设性的活动上。
五、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家长不说大话,孩子就不会养成说大话的习惯。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为孩子做示范如何适当地表现自己,在为人处事中展示出诚实、诚信、谦虚礼貌和尊重他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平时也要常反思自己是否有过强的表现欲,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分展示自己,避免孩子模仿这种行为。
六、培养孩子的情商与社交技能。对孩子爱出风头的行为,家长不要严厉地进行打压,而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掌握表现的尺度,不能为了表现自己而贬低他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通过故事、电影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孩子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学会尊重他人,从而减少因出风头而引起的冲突。家长要鼓励孩子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教孩子如何委婉地提出不同意见,以减少冲突和误解。家长要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在不同场合合适的行为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该表现、什么时候要倾听和尊重他人,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给孩子基本的冲突调解技巧,如寻求共同点、妥协和协商解决问题等,让孩子在遇到冲突时能够有效地处理。
七、多为孩子创造表现机会。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鼓励孩子多参加团队活动,通过集体活动来表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协作。家长要鼓励孩子在团队活动中接受不同的角色和任务,让孩子理解每个人都在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使不是最显眼的角色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家长要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庭责任,如照顾宠物、整理房间等,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能让孩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贡献,从而减少爱出风头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