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
·擘画区域协调发展大棋…
·梨白兰香鱼虾欢 绘…
·燃情备战提升竞技水平
·古城寻踪 助力“揭…
·“揭商故事”今起开讲…
·发挥律师优势 展现…
·青春植绿 共绘生态…
·汇聚巾帼力量 共建…
·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普及气象科学知识 提…
·换季后计划航线达72…
·陈凯旋:从揭阳走出的…
·仙桥舞英歌,舞到大西…
·汗水铸就荣耀 守护青…
·蔡仕章,好样的!
·杜鹃花开引客来
·微话题
·四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和…
·世界气象日:学习气象…
·易过敏人群如何过好春…
·台北故宫博物院特展揭…
·诺如病毒流行 专家…
·《桃花过渡》为何广为…
·吐芳含香 鲜活灵动
·守护文明基因 传承文…
·“女大十八变”的“十…
·产品力表现出色 市…
·优惠活动持续 新能…
·2月汽车市场回暖趋势…
·截至3月16日全国汽…
·东风本田S7正式上市
·好时光悄悄溜走(节选…
·悲剧美学的诗性探索
·寻根之旅
·【新书荐读】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守护文明基因 传承文物根脉

时间:2025/3/24

  亦 山

  近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次修订以法律形式明确文物数字化、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地位,并将“先考古、后出让”“先调查、后建设”等实践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迈上新台阶,从“被动抢救”迈向“主动预防”,从“实体守护”扩展到“数字永生”,为文明基因的存续注入了法治与科技的双重保障。

  文物是民族历史的物质载体。加强文物保护,既是对五千年文明的捍卫,也是激活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关键。但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下,城乡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我国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超过60万处,约占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80%.但文物保护却往往因法律威慑力不足、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专业人才欠缺而陷入“无人管、无力管”的困境。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直击痛点,将“保护第一”原则嵌入法律框架,通过分级保护、流程前置和科技赋能的程序,构建起全链条保护体系。

  保护前置,筑牢安全防线。此次修订新增的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和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条文,把保护关口前移,将文物评估纳入用地审批的流程之中,改变了以往“建设倒逼考古”的被动局面,从源头处避免了文物损坏,也很好地化解了开发与保护的零和博弈。

  分级管理,填补保护真空。针对未定级文物监管盲区,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要求建立档案、设置保护标志,并将日常巡查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从细微之举入手,用一次次的实践将法律固化,形成“毛细血管”式的保护网络。同时,新增的“地下文物埋藏区”和“水下文物保护区”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文物保护的范围和责任。通过划定保护区,促使建设单位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监管和保护,进而有效地防止文物被盗掘和破坏。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这一举措为文物保护注入了现代科技的力量。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和展示,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文物的魅力。通过建立文物数据库,可以对文物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方便文物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

  总结实践经验,与时俱进,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也证明了我国正探索出一条法治化、科技化、全民化的文物保护新路。未来,随着配套细则的完善、刚性制度的执行与社会共识的凝聚,相信文物保护工作必将迎来全新的发展。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