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东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埔田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埔田联城带村示范片区。郑楚藩 摄
□记者 黄 蕾 何小妍 特约记者 李创新
仲春四月,走马揭东区,处处可以感受到“百千万工程”为镇村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宽阔平坦的道路,似灵动的丝带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成片的茶园、竹林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自然清香;民居错落有致排列在绿树花丛之间,构成和谐美妙的景致……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揭东区聚焦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用好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机制,深化典型镇、典型村打造,坚持以“有改变、群众说好”的标准,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整体风貌提升,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和长效运营机制,因地制宜推动“四小园”建设,加快建设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
持续发力推进典型镇村建设
揭东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区共有1镇8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名单,同时扎实推进第二批典型镇村培育。
在埔田镇,随处可见道路两旁绿树成阴,房屋整齐排列,池塘碧波荡漾,一片宁静美丽的景象。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埔田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谋划开展总投资约2.3亿元的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抓好示范主街、风貌提升、秩序整治和绿化美化等工作,串点成线、以点带面,打造埔田联城带村示范片区,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贡献埔田样板。
揭东区持续开展首批1个和第二批3个典型镇培育创建工作,推进典型镇“1+4+7+9+N”建设,并提前谋划新亨镇作为第三批典型镇的选树工作;谋划一批乡镇建设项目,包括典型镇在内已初步谋划14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2.87亿元。与此同时,该区持续开展首批8个和第二批13个典型村培育创建工作,谋划第三批典型村培育名单;谋划申报2025年专项债,对包括 13 个镇(街道)的 21 个典型村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计划总投资89364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立项,正在进行初步设计。
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揭东区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抢抓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有利契机,揭东区立足地方所需、央企所能,积极推动央企助力揭东“百千万工程”埋土扎根、快结硕果。2024年,揭东区共有34个央企助力项目,至2025年2月底,18个项目已完工,16个项目在建。
深挖典型镇村特色和优势
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创建过程中,揭东区积极创新,不断探索,以“典”带面、示范引领,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绘就“产业振兴”画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气象。
阶段来,揭东区全力深入挖掘典型镇村的特色和优势,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典型镇村建设工作,示范引领推动“百千万工程”出新出彩:抓好第一批“1+8”典型镇村巩固提升,精心选树第二批“3+13”典型镇村,统筹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秩序整治、风貌提升、绿化美化和产业支撑”等“5+1”重点工作;以“三大街区+四大片区”为重点,谋划实施67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主要道路及沿线整治,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改造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工作。揭东区“百千万工程”首批省级典型村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擦亮乡村“颜值”。走进革命老区村——锡场镇潭王村,仿佛置身画卷之中,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百千万工程”让潭王村增颜提质,持续变靓;白塔镇新村村充分利用空闲土地,结合群众所需所盼,“见缝插绿”“见缝种花”,推进一批“四小园”建设,形成了家家一景点、全村大花园的美丽图景。
产业振兴是“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揭东区各典型镇、村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其中,玉滘镇桥头村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成立“富村公司”,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增收;磐东街道乔南村立足优势产业,通过改造老厂房、盘活土地资源等方式做大做强“金”“玉”两大产业,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之路,敲开了群众的“幸福门”,实现产业强村,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个个数据、一项项举措,是揭东区全力以赴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接下来,揭东区将突出“两可两有”工作要求,聚焦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服务功能提升等工作,切实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取得更大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