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试卷被汗水浸透导致字迹晕染,手机屏幕因手指湿滑频繁失灵,双手在键盘上敲击也会留下水渍,社交时不敢与人握手、甚至连与心仪的女孩握手都成奢望……19岁的大学生小林,从初中起就活在随身携带毛巾、时刻攥着纸巾的阴影中。他始终认为,手掌易出汗只因自己是“紧张体质”。而现实中,像小林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其实,这种情况是一种常被人们忽视的疾病——手汗症。
何为手汗症?
手汗症,医学上称为原发性手汗症,是一种表现为手掌异常多汗的病症,主要由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过度亢奋所致,是胸外科的常见病,好发于青少年。据调查显示,手汗症平均发病年龄为 21岁左右,发病率约为 2.1%,男女均有,沿海高于内地,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甚至还会引发患者难以克服的心理疾患。
手汗症的诊断
临床诊断原发性手汗症需系统评估四大核心要素:家族遗传史、发病年龄(集中于青春期前)、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无诱因发作)及多汗区域特征(双侧对称性累及掌部)。同时,参照《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并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继发性多汗疾病,还需量化评估其对患者造成的社交回避、职业受限等社会功能损害。
手汗症的临床表现
手汗症以手掌多汗为主。除少数单纯手掌多汗外,常伴发3 种类型:手掌+足底;手掌+腋窝;手掌+足底+腋窝。同时,伴发面部多汗少见。
手掌多汗发作原因不明,睡眠时不发作。每次发作多汗的时间长短不一,程度不一。每日发作次数不等,发作时常伴掌温过低,重者可见汗珠流淌。发作与季节无关,在天热、激动、紧张等情况下可诱发或加重。手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和 社交,导致患者产生躲避和焦虑的心态,甚至引发心理疾患。
手汗症的诊断分级和治疗方式
手汗症分为轻度(手掌潮湿)、中度(手掌多汗形成小水珠)、重度(手掌多汗形成水滴)。
手汗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使用局部止汗剂、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或肉毒素注射等。
手术治疗: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常用手术方法,尤其常用于重度手汗症患者中。
手汗症作为可干预的神经调控性疾病,虽烦人,但并非不可处理。清晰的认知、科学的诊断、精准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曾思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