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
·习近平抵达河内对越南…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
·碧海扬波处 石化起…
·执精准监督之笔 绘…
·深入推进廉洁政府建设
·高效服务解燃眉之急 …
·上扬!我国外贸首季平…
·进出口分化怎么看?如…
·统筹推进久久为功 持…
·智护清流 青春同行
·揭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
·首次发布!我国强化培…
·从第五届消博会低空经…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
·广东省国家安全教育馆…
·领导干部带好头是无声…
·外交部发言人六问美方
·中方愿同欧盟在内的国…
·中国77项发明斩获日…
·南方五省区一季度绿证…
·看好中国消费市场
·中国品牌亮相2025…
·中塞全息影像展:跨越…
·桥水创始人担忧美国经…
·美国滥施关税殃及贸易…
·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
·过去24小时以军行动…
·也门胡塞武装称击落一…
·日本米价连续14周创…
·两类食品添加剂组合或…
·家长该如何增强孩子的…
·“养”出来的责任心
·我的幸运一天
·逾4500只股飘红 …
·新发基金规模“上量”…
·一季度私募基金平均收…
·每天2小时,让青春在…
·缅怀革命先烈 厚植…
·营造浓浓校园读书氛围
·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探…
·推动学校美育教育事业…
·读享行 巧增效
·让我们在诚信的星空下…
·林受益:德艺双馨,揭…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家长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成就感”?

时间:2025/4/15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体验机会,如阅读、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等,鼓励孩子自主探索,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林洁松 摄

  □记者 陈伟生 通讯员 何 琳

  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成就感” 宛如点点繁星,能够点燃其内心探索世界的热情,成为建立自信并激励其不断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然而,当下有些孩子却存在着“不愿尝试新事物”、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稍有挑战就打退堂鼓、“害怕失败”等成就感缺失的情况,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究竟该如何增强和精心呵护孩子的成就感已成为众多家长关注的一个焦点。

  对此,专业人士指出,增强和呵护孩子的成就感,需要家长们用心去经营,优化教育理念和日常亲子互动方式,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巧妙运用具体且真诚的鼓励和认可、制定合理的目标、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给予孩子自主选择并承担后果、鼓励孩子自主探索、重视孩子的努力过程而非仅仅结果、允许孩子失败以及家长的以身作则营造“成长型”家庭环境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积累正向经验、树立信心,为孩子精心搭建起成长的坚实阶梯。

  五因素导致孩子成就感缺失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缺失成就感呢?对此,汕头市乐见田心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洁婷分析指出,孩子成就感缺失通常与家庭和社会等因素有关。

  一是外界过高期望的压力。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其他方面,对孩子有着较高的期望,有的孩子考试后,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名次等,而忽略了孩子的努力与进步,比如孩子考了 90 分,家长却质问 “为什么没拿满分”;孩子兴奋地展示手工作品,家长却批评 “这里粘得不够整齐”等。这种 “结果导向” 的评判方式,让孩子觉得努力没有得到认可,渐渐失去尝试的动力。

  二是替代性剥夺体验。有些家长出于 “怕孩子做不好” 的心理,直接代劳孩子的任务,如替孩子修改作业至完美、代做科学实验等。这样一来,孩子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无法通过实践积累成功经验,自然难以体会到 “我能行” 的成就感。

  三是缺乏积极反馈机制。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他们的努力和成果没有得到具体、真诚的反馈。比如孩子用心完成了某件事,满心期待能得到表扬,但有些家长习惯用“你真聪明”等笼统的表扬或“还行吧”等敷衍的鼓励作回应,有些家长根本没在意甚至用“这有什么”“就这么简单”等挑刺、批评,直接打击孩子的信心。这时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到,内心的期待落空,自然就没有成就感。

  四是横向比较的伤害。有些家长习惯将孩子与他人进行比较,如“你看邻居家孩子钢琴都过八级了”“你表姐这次又考了第一名”“你看人家谁谁谁,做得多好”等,这种比较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觉得 “自己不够好”,削弱内在价值感,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认为 “努力也无法超越别人”,成就感也就无从谈起了。

  五是挫折教育缺失。有的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不让孩子面对任何可能的失败。比如孩子和同伴发生矛盾,家长立刻出面解决;孩子学骑自行车时,家长因担心摔倒而一直扶着车后座。过度保护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不知所措,更无法从克服挑战中获得成就感。

  六建议助力孩子增强成就感

  那么,家长该如何增强和呵护孩子的 “成就感”呢?对此,陈洁婷提出六个方面建议,支招家长优化教育理念和日常亲子互动方式,帮助孩子构建稳固的成就感。

  一、重视过程而非仅仅结果。在孩子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不能单纯以结果论成败。比如孩子为准备演讲反复练习,即便最终表现不够完美,家长也要肯定其 “认真准备的态度”;孩子解数学题时尝试多种方法仍不放弃,家长要表扬其“永不放弃的精神”等。家长要表扬孩子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闪光点,告诉孩子“努力比能力更重要”,让孩子明白只要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面对困难时的韧性。

  二、给予具体且真诚的鼓励和认可。当孩子取得进步或达到某个目标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其继续努力的动力。家长在表扬孩子时要避免泛泛而谈,而是要通过用心观察,用确切、细致的语言描述具体细节,真诚地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果,这是呵护孩子成就感的关键一步。比如,“你刚才主动帮妹妹系鞋带,很有责任感”“你这次系鞋带的速度可比上次快多啦!而且系得又牢固又整齐,太厉害了” “这幅画的配色对比强烈,看起来很有创意”等,这样具体的反馈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家长的真诚关注、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获得的成就感也更加真实持久。

  三、鼓励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鼓励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并陪伴孩子一步步去实现,这是增强孩子成就感的有效方式。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的目标应该是难度适中、“跳一跳够得着”的,既能激发孩子的挑战欲,又能避免因难度过高无法实现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家长也可以把复杂目标任务拆解成多个步骤,从简单的任务入手,给孩子创造 “微小成功” 的体验,帮助孩子积累成功经验。如对于害怕写作的孩子,家长初期可以要求孩子 “每天写 50 字日记”,逐渐过渡到 “完成一篇结构完整的小作文”。当孩子按照计划顺利完成目标时,家长不妨给予孩子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让孩子体验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励孩子不断地跨越一个个目标,成就感也会随之一点点积累起来,进而逐步建立起“我有能力做好事情”的自信心。

  四、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在安全范围内,给予孩子自主选择并承担后果也是增强孩子成就感的有效方式。比如让孩子决定周末活动安排、去公园畅游还是去博物馆增长见识、自主分配零用钱等,当孩子看到自己所做的决定能够带来愉快又难忘的体验时,内心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即使孩子的选择不够合理,家长也要克制干预和指责的冲动,耐心地引导孩子总结经验教训,让孩子在试错中学会成长,保持追求成功的勇气。

  五、允许孩子失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体验机会,如阅读、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等,鼓励孩子自主探索,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同时,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家长要允许孩子失败,不要一味指责,如孩子在某次比赛遇挫,家长可以说:“这次比赛没获奖,你有点难过对吗?但我们一起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然后通过复盘过程,引导孩子反思,学会分析问题并自己寻找解决方案,帮助孩子把失败转化为学习的机会,让孩子明白 “失败≠无能”,帮助孩子保持继续尝试的勇气,同时培养孩子的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营造 “成长型” 家庭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展现积极面对挑战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孩子。如在和孩子分享工作难题时,家长要强调 “虽然很难,但我想试试新方法”;家长还可以把家庭活动设计成合作任务,像共同策划旅行、完成拼图等,让孩子在协作中感受贡献带来的成就感,同时明白 “成功需要持续努力”。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不要直接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给予指导和帮助,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挑战,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自我价值。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