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第137届广交会闭幕…
·“永远不会忘记”
·让游客在湖光美景间叹…
·乡村展新颜 焕发新…
·感受“会展+”新活力
·推动文明实践“落地生…
·勇当海上风电技术创新…
·引领睦邻友好合作 …
·探讨地域文化传承与创…
·让法治之光照亮成长之…
·以高效服务助外贸企业…
·展现办学成果和职教特…
·人气旺 市面暖 …
·新场景·新体验·新举…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
·粤港澳大湾区人潮涌动
·各地迎来返程高峰
·图片新闻
·我国海洋经济“蓝绿发…
·我国“蓝色粮仓”建设…
·助力“生育梦”
·2025中国国际自行…
·加州继续对中国“敞开…
·特朗普说不谋求第三任…
·景点变回监狱,特朗普…
·我国南方将有暴雨来袭
·自然资源部部署汛期地…
·最后1名失联人员已找…
·文旅盛宴喜迎八方来客
·掀起旅游热潮
·“五一”游惠来滨荷湾
·乐见更多景区向劳模敞…
·出行优惠多多 游购惊…
·推出超300场夜间特…
·能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
·9部门发文!扩大优质…
·不靠谱老爸带出的靠谱…
·可爱的身体
·小海盗罗宾
·创新体育活动 点燃…
·石渡难关 塔筑同心
·举行首届红领巾小歌手…
·增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
·筑牢生命防线 共建…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读《生活在党的阳光下…
·惜时,让生命之花更绚…
·揭阳雷神庙:源自远古…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228)
揭阳雷神庙:源自远古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永不过时

时间:2025/5/6

  雷神本属自然神。“雷出,则万物亦出”,在远古时代,先民对雷的崇拜,超过其他任何天象,人们把雷看作起动万物苏生,主宰万物生长的神,是人类希望之所在。雷神信仰在揭阳,是古已有之且方兴未艾,构成一道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风景线。揭阳雷神庙的建筑极为精美,其石雕、木雕、泥塑、嵌瓷等装饰工艺尤为精湛,堪称潮汕仿古建筑的经典之作。

  2025年谷雨时节,“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前往位于榕城区中山街道店马社区的揭阳雷神庙,欣赏美轮美奂的装饰工艺,了解潮汕地区来自远古的自然崇拜习俗,思考古圣先贤所崇尚的天人合一文化理念在今天的时代意义。

  文化渊源:雷神信仰古已有之

  自古以来,在华夏文明的精神苍穹中,雷鸣是最震撼的古老音符。在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中,“雷”字中间是闪电,两端两个圆圈代表巨大的声响,闪电和巨响相伴而作就是“雷”。

  雷神信仰古已有之,揭阳也是如此。今天我们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时代,物质也极大丰富,很难想象远古时代气候寒冷,生存条件极为恶劣,人们饥寒交迫,在漫长的冬天是多么盼望一声春雷响,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为什么潮汕地区春节的时候喜欢巨型鞭炮“大龙贡”,就是要制造如雷巨响,在震天动地之后,春天就来了。

  雷霆万钧的时候仿佛天崩地裂,雷的巨大威力令人恐惧。雷又代表着万物的生机,春雷一响,大地上万物开始复苏生发,春分至秋分这段时间多雷电,正是万物生长、开花、结果的季节,等到雷没有了,就进入冬季,万物似乎也停止了生长。《礼记》记载 “孟夏之月……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雷声与万物生长、生命律动有着神秘的联系。远古先民对雷电既心生敬畏又充满好奇,他们将雷电具象化为神灵,构建起独特的雷神信仰体系,雷神被视为能掌控风雨、影响收成的神祇.雷神作为自然力量的象征,其威力与恩泽让人们领悟到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们不但通过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通过观察风雨雷电,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物产和辉煌的文化,让民族得以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山海经》里有“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头”的记载,在建筑、服饰等文化载体中,也常见雷神纹饰,体现出先民对自然力量的尊崇与效仿。雷神信仰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沃土中,历经数千年岁月洗礼,不仅承载着人们驱邪避灾、济世救民的朴素愿望,更成为司掌刑罚、惩恶扬善的正义化身,逐渐从单纯的自然崇拜,演变为蕴含道德评判与社会秩序维护的文化符号。当雷电划破长空,先民们相信这是雷神在涤荡世间污浊,驱赶邪祟,庇佑众生。这种祈求雷神护佑安宁、驱邪避灾的心理诉求,成为雷神信仰世代传承的重要动力。

  建庙缘由:知县县印失而复得

雷神庙位置图。阿 龙 制图

雷神庙位于城隍路中段。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刘春玉 摄

清乾隆《揭阳县志》载胡鹤翥撰《雷神庙碑记》。阿 龙 截图

  揭阳雷神庙位于城隍庙西侧隔壁,两庙有小门相通。由于雷神是“中央级别”,城隍神是“地方级别”,所以雷神庙比城隍庙还高出许多。雷神庙的建设缘由颇具传奇色彩。

  据2024年陈悦波主编的《环城榕色——揭阳古城文化时空》一书载,清康熙三年(1664),雷神庙由揭阳知县胡鹤翥(zhù,揭阳话zu3(注),鸟向上飞的意思)创建。胡鹤翥是浙江山阴人,康熙二年(1663),由举人授揭阳知县,翌年升任工部主事。

  胡鹤翥为什么要建造这座雷神庙呢?据其所撰《雷神庙碑记》的记载,康熙二年,清廷为了截断台湾郑氏的给养,下令沿海迁界。碣石镇总兵苏利却抗旨不执行迁界令,朝廷派军追剿。途经揭阳,胡鹤翥奉命供应粮食。运输过程中,县印不慎被盗。县人告诉他海阳县上莆都彩塘(今属潮州市潮安区)的雷神最为灵验,有求必应。胡鹤翥听后,亲往祈祷。3个月后,胡将要离任时,县印最终被找到。其时彩塘也属内迁范围,雷神没有安栖之所,胡鹤翥便在揭阳城建了这么一座雷神庙,以答神恩。

  这些事情,在《揭阳县志》卷之七有录自《(康熙)潮州府志·职官》胡鹤翥写的《雷神庙碑记》,里面写得非常清楚。

  胡鹤翥是一个好官,他写道:“爱此一方民,保乂噢咻,虑殒厥职,讼不能息期清,刑不能措期省,赋不能减期纾,役不能减期节。而且民之饥则哺之,民之病则疗之,民之死则棺之,民之迁地则长跽而泣请安居之。”他爱护这里的百姓,保护、养育他们,担心自己失职。希望诉讼能够平息,刑罚能够减少,赋税能够减轻,徭役能够节省。百姓饥饿时就给他们食物,百姓生病时就为他们治疗,百姓去世时就给他们准备棺木,百姓要迁徙到其他地方时,就长跪哭泣请求让他们能够安心居住下来,对百姓关怀备至、尽力照顾百姓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据揭阳市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孙淑彦《揭阳历代县长考论》记载:康熙元年(1662)朝廷考虑到战事频仍,令揭阳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二年,胡鹤翥任揭阳令,“为政慈明,爱民礼士”。三年,朝廷派员拟将县界再度迁入,部分边境乡村弃之。胡鹤翥长跪力恳,“得允,减迁,民赖安堵者甚众”。“康熙元年海寇常乱,时朝廷兴师问剿,有潮阳县令上奏拟剿揭阳渔湖涵元塔周围乡村,京冈乡亦属问剿之地。二年,胡氏来任揭阳令,上奏揭阳南河以上民皆好善,请勿问剿,得准,京冈乡遂得保全。京冈乡民感其德,立其牌位供祀于京冈天后宫。乾隆四十九年(1784)乡人捐金建胡公祠于京冈相祠之西。”

  后来,揭阳群众又捐款在雷神庙后建龙起书院(一度作禅院),既祀佛,也祀建庙福荫揭阳的知县胡鹤翥。

  百年风雨:多次重建终成经典

雷神庙正堂供奉雷神塑像。

龙起禅院。

  雷神庙门口有一对石狮子和一对石鼓,门神“见邪便打、见恶便诛”栩栩如生,威风凛凛守护着庙宇。进入天井,可见一个巨大的香炉写着“五雷元帅”,大殿最外面高挂“雷神殿”匾额,里面高挂4方金匾:“威灵显赫”“神明普佑”“耕云”“种雨”,左右4根石柱上有两副对联“圣火奉承自骊塘八百年庙宇,威灵昭显于揭郡五千里河山”“四壁氤氲雷福泽,一声霹雳显神威”,中间端坐着最高雷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大殿中还有近身二侍者,左右偏厅配祀风伯、雨师、雷使、电母。

  据《环城榕色》载,雷神庙历经100余年的风雨侵袭,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已破败不堪。揭阳士民上书知县刘业勤,请求出面主持重建,以恢复其伟岸肃穆形象。刘业勤顺应民意,“爰捐俸、廉,诹吉日”,破土动工。而本地人士,各呈其材,昆吾同侪,各骋其技,仅用两个月时间,一座“仍前制,易新模”的壮丽神庙重建完工。刘业勤亲撰《重建雷神庙碑记》,写道:“神既来揭,日益灵响,民事之亦益谨。水旱必祈,吉凶必报。岁时伏腊,必虔荐椒浆走巫觋者趾相错。”他还现身说法:“余两膺榕篆,凡遇雨泽愆期,则祷神,神不以下吏治无状,叩辄应。首夏雨复失候,民殷殷望霓兴叹,余瓣香致祝,亦不一日甘澍胥均,是神之惠我父老子弟而降之福者,较之他神为最捷。”可见,在清中叶,雷神信仰在揭阳不仅盛行,更获得地方官员的认可。

  及后,由于战患频仍,雷神庙愈益荒废。民国末年,被改为警察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曾为榕城工商所。2003年,经省、市文化行政部门同意,广泛集资,择能工,选良材,精心营构,历五寒暑,终于重建起建筑工艺足可成为潮汕仿古建筑经典的新庙。龙起禅院也同时重建。

  2011年11月7日,雷神庙遗址和龙起禅院遗址被榕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点。

  装饰工艺:精雕细琢栩栩如生

金漆木雕和石雕美轮美奂。

屋顶的嵌瓷瑞兽精巧细致,天神塑像栩栩如生。

 雷神庙门神。

  雷神庙坐北向南,建筑面积452.2平方米,为二进厅一天井格局。天井两侧有厢房,后厅两侧有二火巷,前门厅为五开间,后厅为三开间四间深。整座建筑采用石、木、瓦结构,每一处都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其石雕、木雕、泥塑、嵌瓷等装饰工艺尤为精湛。也许当地群众早已对这些熟视无睹,但越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越是惊叹,这是哪群能工巧匠,手艺如此巧夺天工?然后肯定是不停拍照。

  雷神庙气势恢宏,布局严谨,处处彰显着古代工匠对建筑美学的深刻理解。石门框、石柱子是雷神庙坚硬的筋骨。工匠们以刀为笔,在冰冷的石块上勾勒出灵动的线条。无论是门前威武的石狮,还是廊柱上精美的花纹,每一处雕刻都仿佛赋予了石头生命。那狮子的鬃毛根根分明,眼神犀利,时刻忠于职守;各处花纹曲线婉转流畅,疏密有致,尽显工匠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庙中随处可见的金漆木雕,将雷神庙装饰得金碧辉煌。梁枋间、门窗上,双龙抢宝、双凤朝牡丹、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图案在工匠的巧手下跃然眼前。盛开的牡丹娇艳欲滴,花瓣层层叠叠,散发沁人心脾的芳香;还有威猛的金龙、展翅的凤凰、蝙蝠等等,每一件木雕作品,都是艺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讲述着潮汕古老而年轻的故事。

  屋角上的泥塑最为神奇,宛如神兵天降。工匠们用双手赋予泥土以形态,塑造出神态各异的形象与人物。人物表情英气逼人,充满正义与庄严,动作生动有力,衣纹流畅自然,让人一见便能感受到他们惩恶扬善、济世救民的强大力量。

  屋脊上的嵌瓷是雷神庙最绚丽的霓裳。五彩斑斓的瓷片在工匠的精心拼接下,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案。龙凤呈祥、双凤朝牡丹等图案色彩鲜艳,造型灵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各种花鸟云霞,羽翼生动,戏曲人物,纤毫毕现,瓷片的光泽与造型相互映衬,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为雷神庙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这些精湛的装饰工艺,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文化的传承,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雷神庙,这座精雕细琢的艺术殿堂,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璀璨,向世人展示着潮汕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无穷魅力。

  人文意义:天人合一永不过时

  据市城隍庙文物保护发展学会副会长黄克介绍,农历六月廿四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生日,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信仰,每年这一天都会举办庙会,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雷神信仰凝聚着古圣先贤“天人合一” 的哲学智慧,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命题。

  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雷神信仰促使人们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并非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唯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方能获得长久的安宁与发展。这种理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比如为解决现代社会屡屡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许可以从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中汲取智慧,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共同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好的生态文明。

  雷神信仰还催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由于雷神主管人间祸福、善恶赏罚,揭阳民间流传着许多“雷神惩罚恶徒”“雷神帮助孝子”等传说,这些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着朴素的道德观念,教化民众崇善向善。在艺术领域,雷神形象频繁出现在潮汕的绘画、雕塑、戏曲中,展现出正气凛然、惩恶扬善的独特艺术魅力。

  从远古的敬畏与祈愿,到如今对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扬,雷神信仰早已超越单纯的宗教崇拜,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见证了先民探索自然、适应自然的历程,更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了精神滋养与价值指引。我们要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