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
·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
·高考志愿如何填? 超…
·聚焦人居环境整治 …
·两部门发文明确未来五…
·《揭阳市全民义务植树…
·深耕细作,打造“四航…
·存量政策加快落地见效…
·关注中国!夏季达沃斯…
·把住标准确保兵源质量
·用足用好支持政策 力…
·织密救助网络 筑牢…
·杜岳慈:经纬交织三十…
·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
·再增5元!2025年…
·我国科学家破解混合废…
·广东打造千亿级机器人…
·北约峰会“共识”里的…
·破潜规则,立明规矩
·依法保障在押犯罪嫌疑…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
·以军总参谋长称特种部…
·及时识破骗局,保住客…
·多家银行积极落地相关…
·举牌标的高股息特征明…
·船舶制造与数字货币概…
·开启医疗服务新篇章
·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老…
·焕新启新程 孕育新…
·如何对抗“易胖体质”…
·运动误区让锻炼效果适…
·老年人防跌倒,记住十…
·喝什么饮料更解暑?
·兴趣定位,梯度规划,…
·鼓号铿锵展风采 国…
·微日记,沟通心灵的桥…
·深耕职教沃土 妙笔培…
·凝心聚力 推动农村小…
·给高考后的孩子补一堂…
·高校与学子的“双向奔…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给废塑料“做体检”:
我国科学家破解混合废塑料回收难题

时间:2025/6/27

  据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但大多数塑料不易分解,导致废弃塑料难处理难回收,长期滞留于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环境治理难题。我国科学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给混合废塑料“做体检”,以识别塑料内部关键化学结构,从而为其“定制”催化转化方案,将其变废为宝,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这为塑料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开辟了新路径。这一研究成果25日晚在《自然》杂志发表。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包装、家居、汽车、电子产品等各行业。生活中的塑料垃圾往往是五花八门混杂在一起,较难回收处理。除了少量废塑料可通过人工单独分拣、能被较好回收外,大部分混合废塑料需通过复杂分拣过程,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回收产品多为一些低附加值的燃气燃油等,经济效益有限。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混合废塑料中的各种关键化学结构和成分进行识别,根据其不同化学特性,为不同批次的混合废塑料设计“化学反应”方案,再采用有针对性的催化剂,高效制备出了苯甲酸、乳酸、双酚A、丙氨酸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大幅提升了废塑料资源化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据悉,通过这种新方法,生活和工业中产生的复杂混合废塑料,如餐盒、包装袋、快递袋、纺织材料等,不需经过复杂且效率低下的分类和分拣过程,全都可混合处理。“过去塑料回收需要‘挑品种’,比如泡沫塑料、纺织品、农用地膜、包装膜等,现在通过新方法可以‘混着来’,不挑品种,还能产出高价值化学品。”马丁说。

  《自然》杂志同期发文评论称“该成果是解决全球年产海量塑料问题的重要进展”。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