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宣部召开学习贯彻习…
·昭彰“文明密码” …
·揭阳清水竹笋罐头以质…
·以笔为剑护文脉 躬…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
·让宣传力量转化成发展…
·优化人居环境 提升…
·“超长暑假”来了,这…
·印度空难调查初步报告…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
·我国国际海运量占全球…
·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防…
·山东临沂通报“拍摄发…
·功夫原在丹青外
·佳作赏析
·来稿选登
·风露清音话玉蝉
·明三彩陶瓷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揭阳市原文化局局长陈作宏:
以笔为剑护文脉 躬身笃行乐奉献

时间:2025/7/13

  □ 记者 蔡晓惠   通讯员 杨珊珊

  揭阳古城东门外有座老旧残破但结构完整的晚清建筑叫“赐书楼”,是洋务运动政治家丁日昌所营建“絜园”的仅有遗存。人们多次看到一位老者在这里逡巡考察,他在挖掘当年洋务运动思想家、政论家王韬来揭访丁日昌时,日夜与其讨论富国强兵大计的那些历史记忆;近年,他多次呼吁将“赐书楼”列为文物加以保护、修复和利用。他,就是揭阳市原文化局局长陈作宏。作为一位汕头人,他却将人生大部分时间献给了揭阳文化事业。

  陈作宏长期从事文化工作,曾任县、市文化局长,于2003年底退休。离岗后,他用对文化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诠释着“退而不休”的担当。近日,他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在文化沃土上耕耘,为揭阳历史文献的保存倾注心血

  整理文献史料、研究潮汕历史文化是陈作宏的兴趣和专长。退休后,他发现大量古籍文献中,保留着众多涉揭诗词,便萌发了编纂一部揭阳市历代诗歌总集,将散落各处、不见天日的这些吟咏汇编成一部地方历史文献予以保存并公诸于世的念头。于是,他担任主编,在揭阳诗社几位老同志协作下,千方百计搜集、查阅了宋代以来历代相关文献史料和本地、外地历史名人的诗文别集,经过三年大海捞针般的努力,一部60万字的地方性历代诗歌总集《古今揭阳吟》编成,于2013年出版,填补了揭阳这方面的空白。该书荣获潮学奖二等奖。

  明崇祯间揭阳县令、江苏人张明弼著有善本古籍《榕城二集》,原藏前北平图书馆,后转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存世孤本,系研究揭阳、潮汕历史文化的难得文献。2013年和2014年,陈作宏两度自费赴台,获取该书数字化扫描本,并对原书及转藏台北的历史进行考察。此后,他花了3年时间,对该书扫描本版面进行整理影印、校点,撰写2.4万多字的研究论文作为《前言》,辑成一书共30万字,于2017年出版。该书获潮学奖三等奖。

  已故民革中央原候补委员、揭阳籍爱国民主人士许元雄,身后遗下40多本诗文手稿,是珍贵的乡邦文献。陈作宏觉得让这批手稿长期秘而不宣或随岁月推移而堙灭相当可惜。《榕城二集》出版后,他主动请缨,历时近五年,将手稿进行整理、校勘,编辑成65万字的《啬园藏稿》一书,于2020年出版,圆了作者生前及其后辈的心愿,也为揭阳保留了一笔文化遗产。

  尽力发挥专长,守护揭阳古城历史文脉

  2015年初,陈作宏与陈鸿辉创作一部反映抗战时期揭阳大脊岭保卫战的潮剧。两人搜集史料,经四个月日夜兼程,完成了7场潮剧《烽火揭阳》的剧本创作,由市潮剧团排演。此剧被省文化厅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省7台优秀巡演剧目之一,当年“八一”期间首演,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旋律和荡气回肠的艺术感染力,深深打动观众。翌年,该剧被省委宣传部列为精品扶持剧目。

  陈作宏在整理地方文献的同时,还撰写了几十篇研究文章在相关报刊上发表。其《翁万达谥号考辨——兼与饶宗颐黄赞发先生商榷》一文,以翔实史料和深具说服力的考证,受到了饶、黄两位被商榷者的赞扬,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评奖中获一等奖。他耗时两年精心考证撰写的《双峰寺移建县城年代非明初而系宋末》,纠正了学界流行的“明初移建说”,为修编《双峰寺志》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4月,他应邀赴印度尼西亚参加第12届国际潮学研讨会,提交两篇潮学研究论文并进行交流发言。2022年,应新加坡揭阳会馆之请,他又与陈鸿辉创作了二幕潮剧《少年林大钦》,在潮人“成人节”活动中上演,让狮城潮籍少年从中感受潮汕人所具有的进取精神和“出花园”民俗的文化魅力。

  揭阳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陈作宏曾为名城申报克尽心力,保护古城和文物一直被他视为义不容辞的职责。退休后,凡是市或榕城区的文化文物工作,如古城保护立法意见征询、保护规划审议、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登记保护点的推荐、修缮方案的讨论、古城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推荐评定等,组织需他参与时,他从不推辞并积极建言献策。因此,他分别被市政府、市委宣传部聘为古城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思想文化专家库专家。

  退休22年来,陈作宏夜以继日地捡拾起那些被时光磨蚀的文化碎片,拼凑成一幅幅绚烂的文化画卷。文献整理和历史文化研究,费时费工费力费神,有时还得费钱。但他说:“我能发挥专长,做些有益的事,晚年生活得到充实,也从中得到无穷乐趣。”谈起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他表示,这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将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古城保护、保育和活化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有益工作。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