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事帖

远行帖
行书《二札帖》
〔宋〕范仲淹
边事帖 粉花笺本 30.5cm×42cm 13行93字
远行帖 纸本 31.1cm×39cm 11行90字
二札即边事、远行二帖,为两通书札。边事帖又称乡曲帖,远行帖也称修答帖,此两帖书法瘦硬方正,清劲中有法度,于每一个笔画中散发着范仲淹的坚韧与清韵。人们常将此书风喻其人品,称“公书庄严清澈,信如其品”。这是对其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更是对其高尚品德的由衷赞美。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范仲淹的书法体现宋代文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审美标准。
范仲淹沉浮的一生,多次被贬,却仍掷地有声地喊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两封书札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字,它们是一段历史的记录,是一位文化名臣的家国之忧。边事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宋代边患频繁,范仲淹肩负着保卫国家疆土的重任。这种坚守与担当,体现他的军事才能,更彰显其爱国情怀。
此二帖钤“吴郡张顷”“仲均父”“东山王氏传家之宝庆”(半印),“振叔”“尊口祠院记”“嗣康”“招隐蒋氏”“至乐胡”及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诸印。清阮元《石渠随笔》、内府《石渠宝笈·续编》等书著录,进一步凸显这两帖在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些著录和鉴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化艺术的重视和推崇。
华 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