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宣部召开学习贯彻习…
·昭彰“文明密码” …
·揭阳清水竹笋罐头以质…
·以笔为剑护文脉 躬…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
·让宣传力量转化成发展…
·优化人居环境 提升…
·“超长暑假”来了,这…
·印度空难调查初步报告…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
·我国国际海运量占全球…
·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防…
·山东临沂通报“拍摄发…
·功夫原在丹青外
·佳作赏析
·来稿选登
·风露清音话玉蝉
·明三彩陶瓷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风露清音话玉蝉
——略说蝉承载的寓意

时间:2025/7/13

 

〔汉〕 玉蝉

  夏日金蝉枝头高歌,其声清脆撩人,童年在夏日蝉鸣里欢愉而开怀。儿时对蝉留下美好记忆,更是喜欢有关蝉的藏品。

  蝉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其后至汉代的各个时期,蝉都是玉质作品中的重要题材。玉蝉的用途有:一种为佩蝉,即专门佩带在身上,作装饰和避邪之用。另一种为冠蝉,是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的。还有一种称为含蝉,一种专门放置于死者口中的随葬品,有祝愿逝者蜕变再生之意。说起玉蝉雕刻,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上佳。蝉身雕成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蝉背部双翼左右对称,如肺叶状。玉蝉造型规整,刀法简洁,刀刀见锋,寥寥几刀,神韵尽出,故有“汉八刀”之称。如汉时期的玉蝉,为白玉质,有褐色斑,薄片状。扁腹,腹下有纵向的直线纹。长翅,翅上无翼纹。小头,双目凸出于头两侧。汉代玉蝉除白玉蝉、青玉蝉,还有黄玉蝉和墨玉蝉。清代玉蝉有圆身蝉和片状蝉,采用写真手法,用料讲究,纹饰分布稀疏明朗,线条多用阳纹线来雕刻。

  在中国玉蝉文化中,古人不仅推崇美玉,而且对蝉情有独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蝉能脱壳再生,是生命延续的象征。蝉初冬入土,来年夏季幼虫从土中钻出,羽化成蝉,栖于丛林树干之上,古人死后口中含蝉,多少寄托希望像蝉那样能够再生的愿望。其次蝉不食人间烟火,每日只是靠餐风饮露维持生命,古人曰“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人们佩戴玉蝉,则意在表现佩者廉洁脱俗、高雅清逸和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再者,蝉还是一种候虫,每年到庄稼蓬勃生长和成熟之时,必鼓翅长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有南方“蝉鸣稻”七月熟的记载,汉代亦有“蝉鸣黍”的记述,可见蝉还寓意农业丰收。另外,今人佩玉蝉于腰间,称“腰缠万贯”,悬于颈上曰“一鸣惊人”,多有企盼吉祥富贵、带来好运之意,这大概是现代文明对玉蝉的褒奖。

  夏又至,赏玩玉蝉,捧出一片惬意心境,恰似吹来一阵凉风。

  卜庆萍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