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总是觉得哪儿都不舒服,比如累、头晕、吃不下、睡不好,可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处理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研究员王华丽表示,老年人自感不舒服,但查不出问题的现象在临床实践中非常常见,“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发现,不少老年人去医院看病,反复地说身上不舒服,胸闷、乏力、头晕、食欲不好、睡不着觉,但是做各种检查,又发现不了什么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老年人特别容易被家里人误解,孩子会觉得老人没病找病,或者是觉得老人特别娇气、不坚强,有时候就觉得很烦,不想理他。王华丽说,实际上,这些现象其实是老年人抑郁的躯体化表现,抑郁是可以治疗的,应该及时诊治。
有研究显示,大概有半数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他们到医院就诊的首次症状,并不是心情不好等典型的抑郁表现,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身体不舒服去就诊。尤其是在独居、丧偶,或者得了慢性病的时候,对这些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应激,身体不舒服会表现得更为明显。通常这种情况下,老年人会觉得“身体语言”更容易理解,他也更愿意倾向于用身体不舒服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状况。
然而,老年人抑郁识别困难,容易延误诊治。王华丽提醒,抑郁症其实不是意志薄弱,也不是人们想象的只是表现为情绪不好,还可以表现为躯体的不舒服。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是可以评估、可以诊断也可以治疗的。所以,如果遇到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建议在排除身体疾病之后,一定要关注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去了解他最近有没有一段时间表现得有些闷闷不乐,对事情兴趣不高,或者是没有愉快的体验。有的时候也会表现为变得反应慢了、思考吃力了。还有的老年人会有入睡困难,也有的人会表现为嗜睡、食欲不好、体重减轻等等。遇到这些问题,应该及时去就诊。
王华丽表示,要正确识别“身体假象”背后的心理实质,了解老年人背后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帮助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陈燕玲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