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君
小学阶段是孩子语言学习的起始时期,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为学生未来语言能力的发展筑牢基础。然而当下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速度较慢,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关注小学英语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探寻科学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有趣且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一)基于游戏与竞赛的课堂活动设计
1. 英语单词接龙游戏
适度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小组内部的合作则有助于知识共享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育。依据这些理论,可设计英语单词接龙游戏:游戏以小组限时竞赛的形式开展,每成功接对一个单词,小组即可获得一颗 “星星”,累计星星数量最多的小组将得到英语贴纸奖励。游戏过程中,教师可借此拓展单词知识,例如当学生依次说出“cat”“tiger” 时,教师可补充讲解与“tiger”相关的内容,如“The tiger is very strong.”。允许小组成员适度交流,能让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好地参与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进而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团队协作能力。
2. 情景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借助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知识,通过与同伴互动交流,在实际情境中主动构建对英语语言及文化的全新认知。基于此,可设计情景角色扮演活动。以 “餐厅点餐” 场景为例,教师预先准备好简易菜单卡片、小厨师帽等道具,先带领学生复习课本重点句式(如 “I‘d like……”“How much is it?”),随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过程中,学生除运用课本所学句型外,还可能添加简单的个性化表达,如 “It looks yummy!”曾有小组表演时,“服务员” 用 “Would you like some drinks?” 询问 “顾客”,“顾客” 以 “No, thank you.” 回应,这不仅运用了课本知识,还加深了对西方餐饮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起对英语语言及文化的全新认知。
(二)多媒体资源在课堂活动中的运用
学生具备不同类型的智能,如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等。教师应充分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掘并培育学生的多元智能,以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词汇教学环节,教师可播放《动物兄弟》等动画短片,学生借助生动的画面与角色对话,能更直观地学习单词、练习发音;还可通过 “百词斩”“英语趣配音” 等平台布置单词闯关、配音作业,实现课堂学习的拓展。这种多感官渠道同步呈现信息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潜能,充分体现了多媒体学习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思想。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兼顾不同学习能力学生需求的策略
教师可通过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小测验、作业状况及态度问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估,确保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中,基础组学生成绩在及格线附近徘徊,对单词拼写准确性和句型结构的理解存在明显困难;提高组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能掌握基础知识点,但在复杂语境下的知识运用方面有所欠缺;拓展组学生成绩较为优异,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基础组,教学重点应放在强化基础上,要求学生每日抄写 20 个单词并完成句型替换练习,作业以默写、选择题等基础形式为主;提高组需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增加阅读填空、短文改写练习,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拓展组则重点开发创新思维,通过组织简单的英语演讲、小组讨论等活动,以及布置手抄报等探究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分层教学安排,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较为契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特点。
三、结论
在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着重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与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