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城区政协委员积极活跃在文化传承、产业转型与基层服务一线,将民主协商的智慧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实效。通讯员 摄
□记者 陈星星 李思敏 通讯员 郑侠彬
“委员履职不止于建言,更在于行动。把青狮文化推向国际,是我们践行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百千万工程’是委员履职的大舞台。我将以专业搭建数字桥梁,助力更多‘揭阳好货’走向广阔市场。”……在榕城区委、区政府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榕城区政协委员们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建真言、出实招、办实事,将民主协商的智慧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实效。他们活跃在文化传承、产业转型与基层服务的第一线,把履职阵地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专”的优势和“商”的特色,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担当与风采。
以文化为根,凝聚奋进力量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驱动振兴的深层力量。在榕城区政协,一批深耕文化的委员正以非遗传承与古城保育活化为主线,推动本土文化从“活起来”走向“火起来”,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动能。
青狮舞动,赓续千年文脉。作为市、区两级政协常委,孙淑强委员将传承弘扬青狮文化视为履职的核心使命。面对青狮技艺一度式微的困境,他深入一线调研,系统梳理历史脉络,通过创建武馆培养后继人才,耗费数年走访搜集、整理编撰史料,编著非遗刊物《青狮》,为揭阳青狮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履职中,孙淑强坚持守正创新,不仅打造了“世界最大青狮”这一文化符号,独创“高梯采青”等表演技法,更努力推动青狮文化进校园,与中山大学、汕头大学、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联合开展交流活动。同时,他将履职阵地前移,在揭阳古城打造集展馆、文创与体验于一体的传承基地,让静态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活态资源。
为推动履职成果转化,孙淑强围绕活力揭阳古城建设提交了10余件提案,牵头调研并参与编辑《聚焦非遗》专刊,为“百千万工程”贡献了“青狮方案”。此外,他还牵头成立的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文化下乡、义医义诊等活动,近5年送医送药价值超20万元,以务实行动诠释了政协委员“为民尽责”的情怀。
艺术为桥,传递时代强音。作为区政协委员,林叶在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中展现责任担当。她积极为古城保护与文化传播发声,呼吁“以专业眼光挖掘历史遗产新生命”。在专业领域,她用心创作,唱响主旋律:根据黄旭华院士生平事迹创作的《生命华彩》荣获省级荣誉;在建党百年之际谱写的《我是您忠诚的儿女》获市级奖项,用优秀作品凝聚奋进力量;长期以歌声与行动践行社会公益,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文艺力量。
同时,林叶身兼区非遗评审专家与揭阳学院古琴研究所艺术顾问,以严谨态度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声乐教师,她悉心培养基层艺术人才,为城乡文化事业筑牢人才根基。此外,她还将履职范围拓展至社会监督领域,担任市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搭建政民沟通的桥梁。
以数字为梯,助推产业升级
在产业振兴的阵地,政协委员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善雅网络有限公司负责人,区政协委员李晓锐基于多年实践,精准切中本土中小制造企业“有产能缺渠道、有产品缺品牌”的痛点,并将其作为自身履职的核心发力点。
“我们揭阳有众多中小制造企业,产品质量好,产能充足,却因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只能停留在低端产业链。”李晓锐说。他发现,许多传统工厂负责人对电商运营一知半解,对数字化转型既向往又畏惧,这种矛盾状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依托政协委员身份与市电子商务协会平台,李晓锐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他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传达行业诉求,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另一方面,他整合资源,以数字电商为突破口,为本土传统制造业搭建数字化转型的“阶梯”。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李晓锐对记者说:“但中小企业的难点在于缺乏专业人才和启动资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搭建一个容易上手的‘数字梯子’。”
针对本地工厂“触网难”的问题,李晓锐带领团队深耕五金制品、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从店铺装修、产品拍摄到直播带货、跨境运营的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他创新推出的“一对一陪跑”模式,曾让一家本土不锈钢餐具厂实现月销从不足10万元到突破80万元的飞跃。
截至目前,善雅网络已服务揭阳中小工厂200余家,助力12家企业成长为阿里巴巴平台细分品类头部商家,年带动销售额超3亿元,间接创造就业岗位千余个。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传统工厂的蜕变重生,也是区域经济活力的真实写照。
“用数字化服务让县域制造焕发新生,让更多‘揭阳好货’走向广阔市场,这是我为榕城区高质量发展应尽之力。”李晓锐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服务内容,探索跨境电商新路径,帮助更多企业打通销售渠道。
这种“以实践破题”的履职方式,将委员的专业优势与履职尽责有机结合,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也为榕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以急救为盾,守护生命安全
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化是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需求。榕城区政协常委、揭阳市仕源医院院长吴楚杰立足医学背景,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作为服务基层、回馈社会的重要抓手。
“普通人掌握了规范的急救技能,才能在生死瞬间挺身而出。”面对基层急救能力薄弱的问题,吴楚杰于2022年牵头成立仕源医院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突破传统医护培训范畴,面向公众系统开展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等课程。近年来,他带领培训团队深入机关、校园、社区开展公益培训40余场,覆盖揭东区、榕城区等多地,并延伸至深圳龙华区,累计培训超过3万人次。
在2022年6月为揭阳市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的培训中,吴楚杰现场捐赠2台AED及20套户外急救工具箱,总价值超6万元,为民间救援注入专业装备保障。“要让急救技能走出医院、走进寻常百姓家。”此类“全民化”培训有效弥补了乡村急救资源短板,助力打通急救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在推动急救普及的同时,作为“吴氏中医整脊”非遗传承人,吴楚杰展现出融合创新的医疗智慧。他不仅精通现代创伤骨科手术技术,更创新融合家传整脊手法与现代骨科,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骨伤诊疗体系,为众多骨伤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这种“古今融合、守正创新”的治疗理念,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开拓精神。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病救人,更要让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吴楚杰说。他多次参与全国性义诊活动,组织医疗团队深入乡村基层,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于民。在他的推动下,一支支培训队伍深入社区校园,一台台急救设备陆续配置至基层网点。他以扎实行动筑牢了基层急救的防线,让“医心为民”的承诺变得可感可触,切实提升了“百千万工程”的民生温度。
今年以来,区政协组织委员聚焦古城保育活化、经济质量提升、实施“百千万工程”等重要议题积极协商议政,共收到委员提案建议55件,立案20件。为进一步强化履职的实效导向,区政协持续深化“法治助企”服务,密切关注“一老一小”民生保障,推动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同时,积极发挥协同作用,配合市政协在榕城区开展多项考察调研与专项督查,为地方发展贡献坚实的政协力量。
区政协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引导委员们扎根基层、发挥专长,通过精准建言与务实行动,在服务民生一线中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员”、反映群众诉求的“连心桥”,并鼓励委员在医疗、文化、公益等领域办成一件件暖心实事,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