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国之治 稳定之锚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
·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筑…
·凝聚多元力量 助力…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
·健康中国建设“成色足…
·深耕薄膜领域铸品质 …
·让更多河流恢复生命、…
·25位高层次人才入职…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航班…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让环保节俭成为深秋时…
·交通宣传不止步,安全…
·糖胶树白花簇簇,气味…
·结业清仓播放音乐 …
·兴·揭阳
·躬身一线履职 答好…
·加强沟通合作 促进两…
·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
·稳定市场价格秩序,维…
·以实干履职 答好民生…
·网来网往
·构建城乡教育优质发展…
·让文明精准深入“住”…
·高速公路沿线绽放乡村…
·政企民同心共建“百千…
·揭东区住建局开展“两…
·“农技下基层服务月”…
·东莞理工学院到揭东开…
·揭东一初教共体举办第…
·韧性、活力、信心
·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
·世界传统医药日:感受…
·新版蛋制品生产许可审…
·中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教…
·港珠澳大桥开通7周年…
·空客在华第二条A32…
·霜降:防寒润燥养身心
·“穿针引线”育学童劳…
·美俄领导人匈牙利会晤…
·大幅下跌逾5%!多重…
·美政府“停摆”三周 …
·俄导弹夜袭基辅 乌大…
·卢浮宫遭抢之后重新开…
·警惕2008年金融危…
·SpaceX称识别并…
·人工智能不是可靠的新…
·冰岛首次在野外发现蚊…
·筑梦生育十四载 同…
·适当饿一饿,有益身体…
·正确使用灭蚊工具,灭…
·“眼中风”,致盲眼病…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适当饿一饿,有益身体健康

时间:2025/10/23

  适当饿一饿能缓解某些疾病?专家表示,适当的饥饿感是有益健康的。

  3种小毛病,可用“饿”缓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化虹表示,以下几种身体小毛病,可以用“饿”来解决。

  某些小胃病。进餐后如果出现胃胀、胃痛,正是胃“不想让你再吃”的信号,这种情况下要少食。保持一点饥饿感,胃胀胃痛往往会自然消失。如果减少了饮食,胃部不适仍未缓解,就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偶尔失眠。晚上人体新陈代谢率较低,吃得过饱,肠胃被迫“加班”,也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可能导致失眠、多梦、浅眠、噩梦等,时间久了会让人无精打采,昏昏沉沉,甚至导致记忆力衰退、神经衰弱等。

  建议睡眠不好的人晚餐要控制量,更要控制好用餐时间,不要太早或太晚,睡前至少两小时内最好不要进食。

  体重超标。这里的饿并不是指不吃饭,而是要控制好三餐的量,每顿吃七八分饱,也可以用些小技巧来减少食量,比如换成小盘小碗吃饭、细嚼慢咽等。

  适度饥饿,有助修复身体

  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适当保持饥饿对身体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调节免疫系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发布的一项研究称,大脑对饥饿的感知可以直接影响外周免疫细胞的动态调节,而这个过程和身体是否真的缺能量无关——也就是说,光是“觉得饿”,就足以让免疫系统跟着发生变化。

  延缓衰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提示,减少25%卡路里的摄入,可将健康成年人的衰老速度减缓2%~3%,死亡风险降低10%~15%.

  提高抵抗力。国际生物期刊《细胞代谢》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适当饿一饿可以激活身体细胞自噬,促进体内垃圾物质的清除。这种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并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不够科学的限制饮食弊大于利

  然而,不够科学的限制饮食弊大于利。建议大家采取温和、可持续的“饥饿保持法”,以下4个关键点需要了解。

  明白保持饥饿的限度。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健康轻体力劳动者男性每日需要2250千卡热量,女性约1800千卡。如果自己一日热量摄入高于推荐量,可以减少至推荐量或酌情往下浮动300~500千卡(强脑力劳动者耗能多,不应下浮太多),循序渐进最佳。

  不提倡60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青少年儿童、孕产妇等人群盲目减少能量摄入。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长期、过度限制饮食可能导致肌肉流失、营养不良等;婴幼儿、青少年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能量消耗很大,过度限制饮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孕产妇、乳母需要孕育胎儿、分泌乳汁,不仅不能过度限制饮食,还需根据饮食情况适当增加营养。

  此外,糖尿病患者限制饮食可能诱发低血糖,若需要,应该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谨慎开展。

  正确选择食物、合理搭配

  想保持适度饥饿感又不会难以忍受或营养不良,一定要多选择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不仅可以增强饱腹感、延迟饥饿时间,还能确保血糖血脂正常,肌肉不流失,维持免疫力正常。

  比如,用燕麦、煮玉米、红薯南瓜等替代1/3~1/2精米白面主食,再加入清淡的卤牛腱、清蒸(煮)鱼虾、鸡蛋、牛奶酸奶、低盐豆干、坚果等高蛋白食物以及新鲜蔬果。

  少食多餐、健康零食也是很好的方法: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两餐之间选择无糖酸奶、水果或低盐低油魔芋制品作加餐,可以很好地抵抗“饥饿感”。

  细嚼慢咽虽是老生常谈,但真能降低食量——人类大脑在进食15分钟后才开始接收“吃饱”信号,如果吃太快,就极有可能“塞太多”而不自知。

  分清“馋”和“饿”

  有时候我们吃东西只是因为馋而非饿,那就需要逐步给自己建立一个外置大脑“提醒者”,每次想进食时,提醒自己恢复2~3秒理智,想想是因为饿,还是因为馋。

  另外,保持规律饮食、情绪平和也有助于对抗因为馋或不良情绪引发的进食。适当运动也能控制旺盛的食欲,这不仅是内啡肽对情绪的积极影响,也是运动带来的“掌控感”让我们更信任自己,更自律。

  “保持饥饿感”的方案要因人而异

  不必盲从某一种“保持饥饿”方案,要根据自己的饮食锻炼习惯、生活作息等,选择保持“饥饿”的时机和程度,一旦身体有不适反应,就该立刻调整。

  比如,“过午不食”让你胃不适,那就规律进食三餐,但每餐进食量减少10%;“5∶2间歇性禁食”难以坚持,那就试试每天晚餐减少1/3~1/4,适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综 合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