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活力全运会 魅力大…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凝心聚力谱写高质量发…
·匠心雕琢千年韵 玉…
·关于开展2026年民…
·搭建便捷高效平台 促…
·强化高标定位 打造莞…
·全运会首次跨境马拉松…
·万众瞩目!樊振东胜王…
·排球场上,有人可以“…
·加赛险胜!福建队夺飞…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
·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到…
·文脉绵延润乡土 笔…
·以艺术融入公共空间丰…
·素笔绘仁心
·佳作赏析
·瓷器上的福禄丰登画卷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到育人转型的实践路径

时间:2025/11/16

  □ 周洁苹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回归育人本质——真正把学生发展置于核心位置,既要关注知识传授的有效性,更要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满足其多样化的成长需求,让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教学需确立清晰方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具体到数学学科,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夯实学生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同时重点培养其“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方式,不能仅聚焦知识点灌输,更要关注学生整体素养的养成,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主场。

  课堂不应是单向的知识传授场,而应成为学生主动探究、深度体验的舞台。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实现从“传授知识”到“育人”的转型,进而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筑牢数学能力根基

  当下社会发展迅猛,知识更新一日千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与时俱进。相较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多媒体信息化手段,能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从被动接收间接经验转向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强化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体验,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数学活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得到综合提升,数学课堂的学习效能也随之增强。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各异,不少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课堂上易出现走神、打瞌睡的现象。而数学学科逻辑性、思维性强,知识点环环相扣,一旦走神,学生便难以理解后续内容。鉴于此,教师需想方设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便是有效途径。

  教师可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直观感官感受数学,主动探索新知,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折叠报纸,观察对折次数与纸张层数之间的惊人变化。通过这些“震撼性”数据,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最大限度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

  三、引入开放式问题,深化合作探究实效

  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不能仅依赖教师的“讲授”,更要依靠自身的“感悟”与“实践”。这一过程正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而真正理解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的核心环节。而开放式问题,恰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绝佳桥梁。与传统习题“唯一答案、固定解法”的特点不同,开放式问题思路开阔、答案不唯一,解决路径呈多样化特征。

  将开放式问题引入课堂,能真正让学生开启“头脑风暴”。为解决问题,学生在探讨过程中不仅要清晰表达自身观点,还要学会倾听、回应同伴的想法,最终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沟通协作能力;教师则退居“引导者”角色,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其主体地位——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也让素质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本质上是一场从“教书” 到“育人”的深刻变革。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开放问题,教师不再是简单传授数学结论,而是为学生搭建探索与思考的平台,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这意味着教师角色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与 “引导者”,数学教育也不再局限于分数与技巧的传授,而是真正聚焦学生面对未来世界的综合素养培养,最终实现从 “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范式升级。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