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山紫翠图轴
〔清〕王 铎
纸本墨笔 95cm×36.4cm
此幅是画家为其三弟王鑨所绘,以高远之法图写,远处雄峰峻岭,气势壮阔,中景飞瀑烟岚,尽显空灵,近处碧树流泉,生机盎然,更有文士二人坐于石上观泉品茗,实则表达出王铎希望与兄弟能安居世间、神游物外的一种愿望。王铎的山水画师承广泛,不专一家,观其作品可以看到画家在宗法五代荆浩、关仝以气势与境界奇胜为长的北方画派之外,尚能融入南方画派董源、巨然借水墨晕染烘托山川气韵之法,故而笔墨技巧变化丰富,令人耳目一新。创作中,王铎能有意避开清雅潇洒的画苑时风,落笔从容不迫,轻重缓急收放自如,凭借粗劲中见质朴的艺术面目,在明末清初的艺坛上独树一帜。是图即为画家晚年的此类佳作。
本幅自题“西山紫翠,扑人眉宇。写与三弟鑨,佗日入山种药、茶铛、酒竈,正复如是。己丑(顺治六年,1649),三月力疾书,兄铎笔”,钤“王”“铎”白文联珠方印。另钤乔崇修“固翁”白文方印。
上诗堂为王铎自题山水画论,左裱边有乔崇修题跋一段。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嵩樵、烟潭渔叟、痴仙道人等,孟津(今洛阳孟津县)人。工诗文,能绘画。书法师钟繇、二王、颜真卿、米芾,尤得力于《淳化阁帖》,既浸淫于古法又有所创新。其书诸体悉备,最擅行、草书,笔法纵逸流畅,风格雄健险峻,是清初书法大家。刻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
汪 撰 |